李从嘉温言说道:“我说过,偷来的永远也变不成自己的,既然我敢这么说,自然就有把握,若你坚持不认,那也好说,便让在座长者出题,你我当场书写,而后让诸位评判如何?”
黎明朗心中一慌,强撑说道:“笑话,作诗作词乃是神圣之事,岂能一蹴而就?如此仓促写出的词,怕要污了长者眼睛的!”
李从嘉不为所动:“能够在三炷香之内写出《青玉案》的人,自然也能在三炷香之内写出另外一首词,当日情形与今天有何不同?我都不怕,你又何必推三阻四?”
黎明朗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李从嘉,他原以为李从嘉那首词应该是早就写好,而后在诗会之上写出来,可他万万没想到李从嘉敢跟他比拼当场写词。
三炷香一首词,并且还要水平不低,就算是师行一都未必能够做到,而在场的其他人……就更没人敢这么说了。
敢夸下如此海口,不是狂生,便是自身诗词造诣不低。
师行一此时终于提起兴趣,他看了一眼黎明朗略有些不满,人家都当面下战书了,黎明朗居然不敢应战,反而出言讥讽,此子心性是在不堪造就。
见黎明朗还是不说话,师行一不得不开口说道:“明朗,你便与李小郎较量一番便是,不必担忧,前些日子你所写的那几首词,也是不错的,平稳发挥就好。”
前些日子?几首词?李从嘉敏锐的从师行一的话中听出了重点,不由得面带嘲讽地看向黎明朗。
他就说师行一作为江都府当地有名的大儒,又是书院山长,怎么可能糊里糊涂凭着一首词就收黎明朗为弟子,看来黎明朗又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几首词,糊弄了师行一。
不过这一次,李从嘉倒也是冤枉了黎明朗,黎明朗本身也算有才,只是距离进入蓝田书院差一些,他将自己之前的词拿给师行一看,师行一虽然觉得差强人意,但再看黎明朗“新作”的那首词,又觉得此人或许已经开窍,再加上他实在喜欢那首词,便破例收下了这个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