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帝当然明白自己给贾赦布置的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不过他丝毫不担心,谁让贾赦这货旁的没有,外援一堆呢?偏他还是个脸皮厚实的,从来不知晓为何难为情,求起来人就跟讨债似的。得了这么个差遣,贾赦能不去寻老泰山和舅哥们帮忙?
对此,泰安帝都已经想好了,坐等张家老太爷帮自己完善这个法子,务求尽善尽美。
然而这一次,却是注定要让泰安帝失望了。
不几日,贾赦便在早朝上公然提了这一想法,并呈上写好的策论一篇,而在这之前,朝臣们完全没有听说过这个消息,甚至连张家三位老爷都一脸的目瞪口呆。
张家老太爷早在多年前就已请辞,他的三个儿子倒的确是人中龙凤,哪怕最末的老三也在今年年初晋升成了正三品,有上朝议事的资格了。可惜,这仨都极度茫然的望着贾赦,一副震惊到了极点的模样。
也难怪张家三位老爷惊吓成这副模样了,这贾赦递折子是不稀罕,可他难得提出了这么有建设性的提议,甚至还将框架、细节等等一切都完善齐备了,等于就是只要泰安帝一声令下,就能立刻准备起来,指不定年前就能出选拔结果了……
你说吓不吓人?!
搅屎棍贾赦已经很可怕了,若是老天爷再赐给他常人所不能及的聪明脑子,这根本就是不给旁人活路!
当然,真相很简单,策论是十二写的。
开篇从提出这一建议的立意开始,从孔孟吹到太上皇,再从太上皇吹到当今,尤其肯定了这一建议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仿佛若是有人反对就是跟诸上所有人为敌一般。确定了提案的重要之后,再将大框架拉下来,细节处更是完善到让人咋舌,而最重要的则是将其中的好处罗列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