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优秀学生

“哥,快些呀,李自成他们都跑不见了!”邓世杰见常延龄追是追了,不过这速度怎么就这么慢呢,跟打马遛弯似的,不由着急起来。

“你看出他们要去哪儿了没?”常延龄没有加快速度,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跑着,不会找不到李自成他们的踪迹,也不会超到他们前头去。

“不知道啊!”邓世杰哪里管这些,“估计就是看永昌守不住才跑的吧,哥,咱们腾骧四卫第一次领皇命,可不能落在李自成后面,要传出去,咱们可要成笑话了!”

常延龄在脑海中回忆此前看的滇南地形,猜测张献忠要去的地方,可想来想去,往南不就是去东吁了?

“张献忠要去东吁?”

“东吁?”邓世杰闻言奇怪,“他怎么去?八大关有人看着呢!”

“哼,八大关?如今怕是形同虚设,不是大明的八大关,快是东吁的八大关了!”

常延龄想明白后仍旧没有加快速度,“让夜不收把本将的猜测送去给李自成,让他不要急,看看张献忠是否还有同伙内应!”

“是!”

“另外,传信给秦将军!”若牵扯到八大关和东吁,光靠他们腾骧四卫必然不够,需要秦良玉的援助。

邓世杰明白了常延龄的顾虑,唤来夜不收吩咐下去后,又道:“张献忠真是属泥鳅的,这么难抓,可恶他竟然屠了永昌城,死了也还不放过他们,当真罪该万死!”

“会的!”常延龄说道。

“什么?”邓世杰问道。

“他会受凌迟之刑,罪该万死!”

......

赫图阿拉最早是在万历三十一年建成,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修筑内城,两年后又在外面修筑外城,就算建奴后面迁都沈阳,之后入关入主北京,赫图阿拉也还是三京之首,被御封为“启运之地”。

当皇太极带着人马回到赫图阿拉时,因它独特地位,赫图阿拉故城被看护得还不错,入城后,皇太极立即下令戒严,外城城门关闭,城墙上建奴兵卒紧张守着。

皇太极入了汗宫大衙门后就将剩下的王爷贝勒都召集了起来,他看了一眼跪着的人,开口道:“赫图阿拉乃我八旗启运之地,不过就是从头再来罢了,朕相信,不过几年之后,我大清能再度回到盛京!”

跪着的人一路奔波跋涉,已是丧失了信心,可脸上哪里敢露出丝毫不认同来,俱是点头山呼万岁。

皇太极知道他们真实想法,可此时也不想多说,失去海兰珠他心中犹自痛苦,加上奔波之后觉得身体疲累,他挥了挥手,这些人 离开后,他才回了居处。

没有叫任何一个妃子来侍寝,他一个人静静坐在床上,手中拿着海兰珠的帕子,眼泪一滴滴落下,最后变成低声呜咽。

哲哲站在门口,听着殿中传来的压抑的哭声,脸上早已没有从前的伤怀,海兰珠是她侄女不错,可布木布泰也是啊...

科尔沁的女儿如今只剩了自己一个,加之眼下这种情况,部落的人还会义无反顾地支持皇太极吗?

她不敢想...

况且这一路上,她发觉皇太极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但他始终没有立下太子,皇太极的这些儿子中,他到底属意哪一个?

哲哲站了片刻后返身离开,接下来的日子,她也得好好筹谋筹谋才是。

孙传庭确认建奴大军回了赫图阿拉之后,也带人返回沈阳,这一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不少城池的残兵散勇纠集起来打了几场遭遇战,可面对明军的火器很快溃散,慢慢的,也就少了。

沿途的城池重新插上了大明的旗帜,蓟辽的明军也都慢慢将人填充了进去,百姓迁徙,朝着大明关内或者赫图阿拉而去......

一切都在好起来,孙传庭意气风发,大明会愈发强盛!

......

京师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会试一事,今年定的主考官仍旧是黄道周,礼部、翰林院各出官员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