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章 小公主

雨水顺着乌瓦滴落,汇成一道道短暂的水帘,敲打着深夜的寂静。

一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黑影,沿着王宫高墙的阴影疾行,巧妙地避开了几队巡逻的卫兵。

大对卢府邸的后门悄无声息地开合了一次。

府邸书房内,烛火通明,渊盖苏文并未安寝,他身着常服,正对着一幅辽东舆图沉吟。脚步声在门外响起,极轻,却很有规律。

“进来。”渊盖苏文头也未回。

书房门被推开,那名从王宫出来的侍从躬身而入。

带进一丝外面的寒气与潮意。他跪伏在地,声音压得极低,却清晰可闻:

“主人,宫中有变。”

渊盖苏文缓缓转过身。

“讲。”

“高宝藏去见了王上,与王上密谈良久,期间,高恒短暂离开,今日王上情绪十分不稳,还摔了药碗。”

“高宝藏离开时,虽面色如常,但步履较往日急促。”

渊盖苏文眼神微眯:“可知具体所谈何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时寝殿之内只有他们两人,谈话的内容,无从得知。”

“但高宝藏离开后不久,王上召见了掌印内官,草拟了一份发往长安的诏书,让世子在长安,便宜行事,酌情应之。”

“还有,”探子补充道,“宫内有人在私下传递消息,言语间暗示……长安的世子或将借得唐军之势,不日归来。”

渊盖苏文静默片刻,脸上非但没有怒色,反而露出一丝讥诮的冷笑。

“哼,虚张声势,高建武,都病成这个样子了,还在挣扎呢,回去之后告诉王宫中的尚药,给王上的药里,继续加大剂量,高建武,也是时候闭上他的嘴了。”

探子深深俯首:“是,主人。”

书房门被关上,渊盖苏文继续看挂在架子上的舆图。

想借大唐的势?高桓权那个废物在长安自身难保,也配做里应外合的棋子?

大唐是什么大善人吗?

世子高桓权在长安奢靡无度,为求活命已向大唐皇帝摇尾乞怜,答应割让辽东千里之地。

他,就是高句丽的罪人!

市井间的传闻,可以再热烈一些。

时值秋末,长安城的天空澄澈高远,立政殿内暖意融融,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李承乾和李丽质焦急的守在殿外,一同守着的,还有大唐的皇帝陛下,李世民。

三个人站在那里,腰背笔挺,但是紧抿的嘴唇,不断望向殿内的眼神,如出一辙。

听着殿内的动静,三个人的拳头紧握,眼神紧张,脚步停下,顿一顿,而后又是在殿外廊下来回踱步。

似乎如此就能减轻内心中的焦虑。

李世民眉头紧锁,负在身后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里面传来的每一声细微响动,都能让他的脚步为之一顿。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仿佛被拉得格外漫长。

当日头渐渐西斜,内殿之中终于传来一声嘹亮的啼哭声。

稳婆面带疲惫却难掩喜色,快步走了出来。

来到三人面前,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清晰地回荡在廊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凤体安康,为您诞下了一位公主!母女平安!”

“母女平安”四个字,如同最悦耳的仙乐,瞬间驱散了所有积压的阴霾。

李世民那紧锁的眉头骤然舒展,长长地、无声地舒出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也终于放松下来。

甚至来不及让稳婆平身,便急声追问:“皇后如何?精神可好?身子可还撑得住?”

“陛下放心,娘娘只是耗力过甚,此刻已服了汤药,安稳睡下了。一切皆好,一切皆好!”

“好!好!立政殿上下,皆有重赏!”李世民霎时间喜笑颜开。

而站在他身旁的承乾和丽质,在短暂的愣神后,更是欢喜得几乎要跳起来。

“太好了!娘亲没事,又有妹妹了!”

承乾也终于卸下了那强装的沉稳。

“阿耶,儿臣……儿臣能进去看看阿娘和妹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