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满城跪的也快。
不能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露出什么破绽,不然还不等回到平壤城,他的命说不定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还是要顺着高桓权的意思来。
他说的也没错,他背后有大唐为他撑腰。
哪怕大唐是冲着辽东利益来的。
不过,若是盖苏文铤而走险,他们这些随行人员第一个就要陪葬。
小主,
“不过世子,”朴满城小心翼翼地补充,“盖苏文狼子野心,我们也要做好万全准备。臣建议,行进速度不妨慢些,让讨逆檄文先传遍各地。同时多派探马,密切关注平壤动向。”
“另外,咱们回平壤的声势越是浩大,盖苏文说不定反而不敢有什么动静,毕竟,您要是在中途出了什么事,嫌疑最大的,就是他盖苏文。”
高桓权赞许地点头:“就依你所言。”
次日,队伍越过边境,高桓权特意命人高举世子仪仗。素白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消息像野火般传开,传到了平壤城内,传到了王宫之中。
高恒守在高建武的灵前,得知了高桓权回国,神色惊诧一瞬。
看向同样守在屋内的高宝藏。
“王叔,他,他怎么回来的这么快,丧报传出,才仅仅三日而已。”
王上薨逝,按制守灵七天。
四天的时间,足够高桓权从边境回到平壤城了。
高宝藏闻言,脸色也是微微一变,他捻着手中的佛珠,沉吟道:“只能说,他早就从长安出发了。”
“他带着仪仗队伍,过了边境才大张旗鼓的打出仪仗,这说明,此前他快马加鞭从长安赶回来.......”
“他早就知道王上薨逝的消息了.......”高宝藏说着。
“什么?难道,丧报公布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高恒失声惊呼。
这个推测让灵堂内的气氛瞬间凝固。若真如此,那说明高桓权在长安时就已经知晓内情,他的归来不是仓促奔丧,而是早有预谋!
是......大唐告诉他的?高恒的声音带着颤抖。
高宝藏缓缓点头,面色凝重:恐怕不止如此。你看他这一路大张旗鼓,打出讨逆的旗号,分明是要借势立威。这背后,定然有大唐的授意。
高宝藏压低了声音。
如今看来,世子此番归来,不只是为了奔丧,更是为了......王位。
高恒握紧了拳头,脸上闪过一丝不甘:可父王临终前,不是已经......
慎言!高宝藏急忙打断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眼下局势未明,有些话不可妄言。”
高宝藏知道的事情比高恒还要多,就比如,高建武活着的时候藏起来的那封废立世子的诏书,以及让高恒继位的事情。
可是眼下,形势并非王上所预料的那般。
谁继位,已经不是一封诏书就能管得住的事了。
高桓权不能死,他如今是维持着高句丽跟大唐之间联络的重要人物。
他要活着回到平壤城,因为他得到了大唐的支持。
高恒的眼神里闪过一丝阴鸷。
明明,父王在活着的时候将朝政都已经交给了自己,还明里暗里跟自己说,将来高句丽都托付给自己了。
若是他等不到那一天,等到将来自己继位,收拾了盖苏文,最先清算的就是高桓权。
但是现在,现在他又算什么?
一身孝衣笼罩下的高恒握紧了自己的拳头。
高宝藏对着身边的心腹吩咐几句,心腹领命而去。
看到这一幕,高恒的脸色更是难看。
大对卢府邸。
渊盖苏文身边的官员递上了密报。
渊盖苏文看过后,脸上露出几分笑容。
“我们的这位世子殿下,倒是比我想象中的要硬气一些。”
“比只会守在高建武棺材前做小伏低的高恒,强多了。”
“传令下去,以王廷名义发文,就说......恭迎世子回国奔丧。记住,要隆重,要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