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大两地的军务暂且告一段落,蓟镇这边如何安排?"
随着朱由校将话题带回至与京师接壤的蓟镇,暖阁中的紧张气氛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倒是愈发强烈。
自前任蓟镇总督文球致仕开始,朝中各党派便为这个封疆大吏的位置明争暗斗,一度影响到朝廷的风气,最终被天子以"声东击西"的方式,由曾经在"奢氏之乱"中斩获奇功的洪承畴代掌蓟镇。
在洪承畴调任云南之后,又由卢象升接任。
但无论是洪承畴,还是卢象升,均是由天子一手提拔的心腹,另有尤世禄,尤世威兄弟被前线召回,以参将和游击的身份于乾清宫暖阁面圣之后,奉命于蓟镇的关隘要塞驻扎。
在此基础之上,再结合天子近些时日的所做作为,在场的朝臣们心中皆是隐隐有些预感。
天子对于蓟镇的重视丝毫不亚于千里之外的辽镇,而且这种重视并不仅仅是为了加强手中的军权,而是有意戒备提防着塞外的蒙古鞑子和辽镇的建奴...
难道远在辽东,距离京师足有千里之遥的建奴们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出现在长城脚下,威胁到京师的安全?
此等念头才刚刚于脑海中萌生,便让王在晋,卢象升等重臣心中咯噔一声,望向舆图的眼神也愈发凝重严肃。
按理来说,他们作为辅政的朝臣,理应劝谏天子放弃这个有些荒诞的猜想,将有限的粮草辎重及兵力布置在更加重要的地方;但天子那如临大敌的态度却又让他们不得不打紧精神。
毕竟在历史上,由成吉思汗所率领的蒙古铁骑便在强攻辽西走廊无果,难以进入中原之后,选择"另辟蹊径",通过跨越燕山山脉的方式,绕过由金朝重兵把守的要塞,最终兵临金朝的中都,结束了金朝女真人在中国北方的统治。
而彼时金朝的中都,便是众人眼下所的京师。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虽然觉得辽东建奴千里突袭至蓟镇的战略考量有些荒诞,但谁也没敢贸然出声质疑,而是任由天子"调兵遣将"。
兵部尚书王在晋和户部尚书毕自严心中十分清楚,建奴的骑兵出现在蓟镇关外意味着什么。
"启禀陛下,臣请征调军器局的燧发枪与火炮,用以加强蓟镇军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