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分分合合

凤舞年代 八百仔 1688 字 19天前

不过,当他们把房子建成,算了一下,发现一幢楼要花二十来万,比政府出面建设的房子贵了差不多一倍,都是悔不当初。

由此也更加念起了张晓峰的好来。

有部分困难户和危房改造户分得了房子以后,看到生意火爆,也借钱把房子买下来了。因为政府规定,这个房子可以永久住下去,直到脱贫为止。而房子随时可以向政府购买,但价格每年必须递增百分之五,按一幢十万块钱算,也就是每年增加五千块钱。

政府有了回款,就把这笔钱又投入到旅游的升级改造当中去,形成了良性循环……

盖如银自从调入唐平县担任县委书记一职后,一直感到不顺心,很憋屈。

唐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已经设计好,不需要再搞什么规划和建设,一切按老路子走就行了。这就显得这位盖书记来唐平县以后,就像养老,无所作为,无事可做。

最要命的还是,张晓峰的威望过高,在整个唐平县,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目中,只知有张县长,而不知道有盖书记。

其实,张晓峰已经很给这个盖书记面子了,该尊重的地方都给足了尊重。

但有些事情却无法两全其美。

唐平县的大小事情,一直都是张晓峰在设计和执行,而盖如银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有时候会标新立异提出一些背道而驰的想法,关系到民生和发展的大事,张晓峰当然得反对了。

但只要他一开口,其他常委都马上附和,事情就一锤定音了,往往让这个盖书记在常委会上很难堪,好像他被架空了一样。

因此,盖如银每次去市里开会的时候,常常在一些市领导面前诉苦,说工作难以开展之类的话来。

牢骚话多了,就形成了效应。

没多久,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并报省里批准,任命张晓峰为黑石县的县委书记。

说起这个黑石县,确实是工业程度比较高的一个县,但如今却像老牛拉破车,负重艰难前行。

它的工业发展,得从六十年代说起,那时候,为“准备打大仗”,国家在大西南、大西北等广大地区建设后方军事工业基地,被称为“大三线建设”。黑石县境内也进入了两个规模比较大的机械企业。

在计划经济时代,因为有政策的扶持,黑石县可是富得流油的地方,那里也汇集了很多南来北往的商人,建起了很多配套小工厂,各种服务业也发展起来了。

可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没有了上级的拨款和补助,这两个大型企业开始走下坡路,然后进行各种改制,最终申请了政策性破产。庞大的国营工人群体流向了社会,在黑石县里艰难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