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段时日他们没有表态,是知道时机还没有成熟,毕竟贸然前去见曹昂,万一人要不见了怎么办?
小主,
谁能确保在人曹昂心中,就对他们没有意见甚至厌恶呢?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直到曹昂先后见了吕布、荀彧,特别是荀彧这里,是大张旗鼓的前去尚书台见的,这使蒯越敏锐察觉到时机到了,如此才有了今日齐聚卫将军府的场景。
此间气氛渐浓。
尽管双方都揣着想法与算计,但在表面却很注意交谈,以曹昂为主下,此间交谈的话题是以曹昂在襄坐镇时为主的,这也是蔡瑁、蒯越他们有意附和的,既是要求人办事,想达成一些目的,那就要有求人办事的态度。
在襄阳时,曹昂是不喜这些的。
有什么就说什么。
毕竟时间不等人,多做些实事,少一些奉承,把时间精力全都用在治理或征伐上,这对曹氏是最好的。
因为曹昂知道,他在地方坐镇的时间有限,所以他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各种想法与谋划推行开来,以此增强对所控之地的掌控。
但眼下到了许都,就不一样了。
实事的确要做,但不能全都在明处,很大一部分要放在暗处,而类似这样的场合,今后要多起来,这样才能起到迷惑作用。
不同环境下,要有不同方式应对。
“公子此前去尚书台,去见荀令君,可是有烦恼之事?”
在蒯越的眼神示意下,担任长水校尉的蔡瑁心领神会,在心中组织着语言,抬手朝曹昂行礼示意,而在蔡瑁讲这些话时,堂内其他人停下了交谈,一道道目光聚焦在曹昂身上。
“唉…”
曹昂长叹一声,伸手对蔡瑁示意,“既然德珪公问及此事,那昂也不怕诸位笑话,毕竟诸位都知昂,昂奉旨统领南北两军,是想为陛下,为社稷多做些实事的,可想法虽好,但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听曹昂讲这些时,蔡瑁、蒯越他们眼神碰撞在一起,更有一些人情绪激动起来,看来这次他们的选择是对的。
“在许都,跟在襄阳,是完全不同的。”
曹昂故作不知这些,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在襄阳,昂只需管好份内之事,让底下的人把事做好,这就够了。”
“但在许都,作为中枢,需要考虑的更多,这不,涉及南北两军整饬一事,需要拨付的钱粮至今都没有着落,这使南北两军整饬至今还在筹备阶段,连带着朝野间出现的议论也多了起来。”
“公子一心为社稷,为陛下,此乃人尽皆知的!!”
一听这话,蔡瑁立时就表明态度,“公子乃是我等楷模,朝野间有些人就是故意陷害,妄图蛊惑人心,以此来抹黑公子在世人心中形象!”
“是极!”
“不错!”
“真真是可恨!”
蔡瑁的话,立时就引起不少附和。
曹昂强压心头笑意,露出无奈神色。
在权力场上必要的伪装要有,真要喜怒皆在脸上,那岂不是会被有心之辈利用,如此怎样立于不败之地?
对蔡瑁、蒯越他们此来所想,曹昂一眼就看出来了,无非是寻求自己的庇佑,好叫他们在中枢,在许都的处境能好些。
毕竟在此之前,以王凯、张允为首的山阳刘氏一派,在一些群体的暗中支持下,可没少找蔡瑁、蒯越他们的麻烦。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刘表出任荆州牧而兴聚的山阳刘氏一派,已然形成了两大派系,一派是在许,以刘琮为首的,一派是在襄,以刘琦为首的,当然二刘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很简单,就是傀儡,很多事情他们都不了解。
前者借着刘琮汉室宗亲之名,跟其他群体保持着密切往来,在庙堂上以打击蔡瑁、蒯越他们为主,为的是能拿下他们的位置,占据他们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