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建武元年(317年),西晋灭亡,东晋建立;十一月,因东晋初建,没有设置史官,中书监王导上书说:“大凡帝王的事迹,必定要记载下来,写成典籍,永远流传后世。宣皇帝平定四海,武皇帝顺应天命,接受曹魏的禅让,大功大德,足以同古代圣君贤王相比,但他们的传纪不见于朝廷府库,他们的恩德未被谱写成乐歌。陛下圣明,为一代中兴之君,应着手建立国史,撰写帝王本纪,上陈祖宗的伟绩,下记将相辅佐之功,务必照实记述,为后代树立准则,满足举国的愿望,使人神欢愉,这无疑是天下长治久安的根本。因此应设置史官,诏令佐着作郎干宝等逐步撰写集录。”晋元帝司马睿采纳此建议。于是,干宝开始负责国史《晋纪》的撰写。
《晋纪》写成后,进献朝廷。该书自晋宣帝至晋愍帝前后五十三年,共二十卷。该书简略明了,直书史实,又能做到语气委婉,人们都称赞干宝是位好史官。
大兴二年(319年),干宝着《驳招魂议》。
太宁二年(324年),干宝因家庭贫困,请求担任了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令。
约太宁三年(325年),干宝迁升为始安(今广西桂林)太守。
约咸和二年(327年),王导请朝廷任命干宝担任其司徒右长史,干宝在司徒府期间曾撰立司徒府属僚官仪《司徒仪》一卷。
咸和九年(334年),干宝迁升为散骑常侍,兼任着作郎。
咸康二年(336年)三月,干宝去世。
干宝去世之后,其魂来到地府,却因为文采斐然,会讲故事,让地府那些鬼差特别喜欢。干宝也感慨人间多苦,也没有选择去投胎轮回,便留在地府,专门给那些好闻八卦怪事的鬼差讲故事了。
这天,干宝和往常一样讲故事,看见地府来了两个怪人:一个戴着帽子有头发的和尚和一个身穿帝服的中年人。
干宝问了旁边的小鬼差,才知道那是得道高僧志公和齐武帝萧赜。
干宝在地府多年,仰慕佛道,也想跟过去。但是一个鬼差拉着他的手,让他再讲个故事。
干宝看了看,然后就讲起了一个关于田螺姑娘的故事。
干宝徐徐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