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岸号引擎功率超载,正在自我修复中。”
“长庚号,轻微结构损伤,无大碍。”
“丹霞号,也存在局部结构损伤。”
砾岩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劫后余生的庆幸感弥漫在舰桥。
损伤报告显示,舰队虽然受了些“皮外伤”,但核心结构和动力系统完好,堪称奇迹。
然而,庆幸很快被一种更深层的、混杂着困惑与难以置信的情绪所取代。
刚才那违背物理常识的负物质转移速度,如同幽灵般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短暂的沉默后,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是瑾,他的声音通过AR头盔传来,带着明显的迟疑:
“老公,刚才的负物质转移......按照系统手册,根本不可能在几秒钟内完成,我们......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舰长和核心船员的心声。
也只有瑾敢第一时间发出质询。
舰桥的几个船员也忍不住看向砾岩,等待着一个解释。
操控室的其他成员,也在通讯频道里,静静地等待着砾岩的回答。
如此异常的现象,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砾岩缓缓转过身,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平时的深邃与平静。
他扫视了一圈舰桥内充满疑问的面孔,并没有直接回答技术细节,反而用一种略带感慨的语气,对着麦克风缓缓说道:
“你们都知道,每一艘银联的星舰,从龙骨铺设到最终服役,都倾注了建造者的心血与智慧。它们不仅仅是金属和能量的集合体。”
他顿了顿,看向眼前的主屏幕,目光仿佛穿透了屏幕,看向了日蚀号舰体深处。
“在漫长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些人相信,这些伟大的造物,会逐渐孕育出属于自己的‘灵性’——一种维护自身存在、保护舰员的本能。古老的船员们,习惯于称之为‘机魂’。”
“机魂?”瑾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词汇带着某种古老的、近乎迷信的色彩,与砾岩以往高度理性的科技形象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