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震耳欲聋的巨响,只有一道仿佛撕裂了空间的、短暂而极致的人闪光。
那颗被效应场裹挟的宏炮炮弹,被排山倒海般的电磁力狂暴地推动,在出膛的瞬间,初速度瞬间达到0.12倍光速!
它化作一颗死亡的彗星,拖着因与极稀薄的星际介质摩擦而产生,难以被观测的微弱尾迹,笔直射向那颗被白色包裹的NGC 6025d行星。
炮弹抵达行星卡门线前的一瞬间,“零质素”效应场消失。
随后,恢复质量的小行星弹丸,以雷霆万钧之势,切入NGC 6025d的大气层。
最初的千分之一秒,弹丸与最外层稀薄大气的摩擦产生了超过十万度的高温,激发出的强烈辐射如同一个微型的、向行星表面坠落的太阳。
但这仅仅是开始。
随着炮弹深入大气层,大气密度急剧增加,摩擦产生的能量呈指数级飙升。
温度瞬间突破百万度、千万度、上亿度,很快便达到了一个足以撕裂原子核本身结构的临界点。
就在这一刻,地狱,被点燃了。
首先是被剧烈压缩在弹头前方的氮气分子。
在无法想象的高温和压力下,氮原子核失去了外围电子的屏蔽,彼此以恐怖的速度和频率碰撞。
通常情况下,氮核的聚变需要极端苛刻的条件,远高于氢核聚变。
但此刻,宏炮炮弹创造的瞬态环境,恰好满足了这“不可能”的条件。
氮核聚变发生了。
两个氮-14原子核在狂暴的动能下克服库仑斥力,融合成一个不稳定的中间核,随后迅速衰变,释放出高能质子、阿尔法粒子和巨大的能量。
这能量进一步加热周围的气体,将更多的氮原子核推入聚变的熔炉。
这仅仅是链式反应的第一个火花。
被释放出的高能质子如同微观的炮弹,以近光速轰击着路径上的一切——更多的氮分子、氧分子,以及大气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微量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