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重金相赠夜色深

晨风渐起,带着刺骨的寒意,却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的那股暗流涌动的气息。

金銮殿内,晨光透过高窗洒落,却驱散不了殿内凝重的气氛。苏御高坐龙椅之上,面色不悦地俯视着下方的文武百官。

柳荀站在文官之列,虽极力保持镇定,但眼角的疲惫和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暴露了他的内心。昨夜刚收到二皇子的"救命钱",今日就要在朝堂上表态,这种煎熬让他倍感压力。兵部尚书李震不时用担忧的目光看向他,显然察觉到了老友的异常。

苏霄站在皇子列中,表面恭敬,眼角余光却时不时扫过柳荀和太子苏鸣。他知道,今日这场大戏,正是他昨夜布局的延续。太子苏鸣面色平静,但攥紧的拳头显示出他的内心并不平静。

"诸位爱卿,"苏御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国库空虚,南离咄咄逼人,朕心甚忧。可有良策,解朕燃眉之急?"

殿内一片寂静,群臣低头不语。就在这时,柳荀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年迈体衰,才疏学浅,难当大任,唯愿尽绵薄之力,为国分忧。臣已变卖部分家产,略有进项,愿献于国库。"

他的声音虽然平稳,但熟悉他的人都能听出其中的疲惫。这番话,既是对皇帝的表态,也是在向朝臣们释放信号——柳家已经筹到了钱。

太子苏鸣闻言,立即上前一步,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焦急:"父皇,柳太尉年事已高,为国操劳,理应颐养天年,岂可再让其破费?儿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话音刚落,苏霄也随即上前,脸上带着恳切的神情:"父皇,儿臣虽不才,亦愿为国尽力。柳太尉乃国之栋梁,若能助太尉一臂之力,实乃儿臣之幸。"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仿佛真是出于对柳太尉的敬重。然而只有柳荀能感受到这话中的分量——这是在向朝野宣告,柳家的"进项"从何而来。

殿内气氛顿时微妙起来。文武百官纷纷交换眼色,有人若有所思,有人面露惊讶。二皇子此举,不仅是在帮柳家解围,更是在向太子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