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主要将领,苏寒又看向其余谋士和官员:
“陈宫先生,老成谋国,智计过人,便辅佐景略先生,主管南境刑狱、督查之事。”陈宫躬身领命。
“徐庶先生,文武兼备,忠义可嘉,便辅佐子房先生,参赞军机,兼领军法执行。”徐庶拱手应诺。
“戏志才先生,才思敏捷,谋略不凡,亦辅佐子房先生,负责军情刺探、分析敌情。”戏志才轻咳一声,点头领命。
“娄圭先生,处事稳妥,便辅佐景略先生,负责具体的政务文书、档案管理。”娄圭恭敬领命。
“马周先生,”苏寒看向这位四星政务人才,“你便担任【南境度支使】,在景略先生统辖下,负责南境钱粮赋税、财政收支,此乃北伐之基石,万勿有失!”马周神色郑重,上前领命。
“凌振,”苏寒的目光带着期待,“你技艺精湛,擅长火器,今任命你为【军械司火器监总管】,拨给你足够的人手与资源,尽快为我军打造出威力强大的火炮!此乃国之利器,望你潜心钻研!”凌振眼中放光,激动地领命。
“魏舒、黄霸、赵过、史禄,”苏寒看向那四位二星官员,“尔等皆为治世之才。魏舒负责吏治整顿,黄霸负责民生教化,赵过负责农田改良,史禄负责水利兴修。具体事务,皆由景略先生与马周先生调遣安排。”四人齐声应诺。
至此,南安王府麾下的文武百官,无论新旧,无论星级高低,皆已各归其位,各司其职。从最高层的战略决策,到中层的军团指挥,再到基层的民生建设、后勤保障,都已安排妥当。
整个南境的权力架构焕然一新,如同一架精密的机器,开始围绕着“北伐”这一核心目标,高效地运转起来。
任命完毕,大厅内的气氛达到了顶点,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感。苏寒锐利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有力,为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做最后的总结:
“诸位,职责已明,方略已定。但,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北伐大业,非朝夕可成,接下来的这个冬天,便是我们积蓄力量、锤炼精兵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