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廷议激辩(一):本土势力的反对

“土地权属,纷争难解”:

“徐州土地,历经变乱,权属本就混乱。许多看似荒芜之地,亦早有其主(他再次暗示这些土地已被他们‘合法’占据)。若官府强行收回,必将引发无数田产纷争,甚至激起地方豪强不满,届时内忧外患,主公如何应对?”

陈珪的话,说得冠冕堂皇,句句不离“民心”、“稳固”、“大局”,但其核心意思,却是在维护他们这些本土士族豪强的既得利益,反对任何可能触动他们土地根基的改革!

紧随其后,其他一些与陈家关系密切的官员或名士,也纷纷开口附和:“陈公所言极是!屯田之事,耗费巨大,风险莫测,非徐州今日所能承担!”

“我徐州百姓,素来安分守己,不善军屯之苦。强迫为之,恐生怨怼!”

“当务之急,是加强城防,训练兵马,以御外敌!而非舍本逐末,去弄那些什么屯田!”

甚至有人将矛头隐晦地指向了我这个“外来者”:

“听闻此策乃陆别驾所献?陆别驾初来乍到,对徐州实情未必了然,如此重大国策,还望主公三思而后行,切莫为……巧言令色者所惑!”

一时间,议事厅内,反对之声四起。

他们引经据典,痛陈利弊(当然是站在他们自己立场上的利弊),将屯田策描绘成一个劳民伤财、祸乱徐州的“恶政”。

刘备坐在主位上,脸色有些尴尬,也有些犹豫。他虽然内心倾向于屯田,但面对如此强大的反对声浪,特别是来自陈珪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臣的反对,他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关羽依旧面色平静,丹凤眼微阖,似乎置身事外,但手指却在轻轻捻着他那长长的美髯,显然也在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