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之中,烛火摇曳,映照着墙壁上巨大的汉中及周边舆图。
石秀和徐庶已经领命离去,执行各自的任务,只剩下我和貂蝉,以及弥漫在空气中、尚未散去的紧张与凝重。
白鱼渡的变故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原本就波涛暗涌的江面,激起了更大的漩涡。
貂蝉亲自前往的决定,虽然是当下最优的选择,却也意味着将玄镜台的核心置于了最危险的前线。
我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担忧、焦虑、以及一种更深层次的、不愿承认的恐惧,交织在一起。
我看着眼前这位女子,她即将踏上一段生死未卜的征程,为了我的计划,为了那些我珍视的人和物。
她身姿纤细,面容绝美,此刻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决绝和冰冷。
我知道,这是她作为玄镜台之主的伪装,是她保护自己的硬壳。
但硬壳之下,那颗真实的心,又在经历着怎样的波澜?
“此去白鱼渡,路途遥远,敌情不明,”
我终于打破了沉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
“玄镜台精锐虽多,但你亲身犯险,终究……”
我没有说下去。
我知道任何劝阻都是徒劳,也显得矫情。
她已经做出了决断,并且,是为了我。
“主公,”貂蝉微微侧过身,烛光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似乎冲淡了几分她眉宇间的冰冷,
“兵行险着,方能出奇制胜。接引之事,关乎主公大业根基,更关乎……蔡大家安危。
属下,责无旁贷。”
她提到了蔡琰。
我的心猛地一抽。
是啊,琰儿,还有那些历经千辛万苦才从洛阳抢救出来的典籍,
它们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我对这个时代、对华夏文明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一想到她们此刻可能身处的险境,以及即将踏上的未知旅途,我的手指便不由自主地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