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你啊……孔明!”
一幕幕画面,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垮了我理智的堤坝,在我脑海中疯狂闪回。
我想起了多年前,在荆州,在那简陋的茅庐之外。
刘备三顾茅庐,诚意拳拳。
而我,当时作为依附于刘备的“客卿”,在见到那个羽扇纶巾、眼眸中仿佛藏着整片星空的青年时,心中是何等的震撼与忌惮。
我清楚地记得,我当时对自己的评价: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王佐之略。其智,深不可测;
其心,高远如云。我陆昭,自问智谋不凡,可与此人相比,却如同溪流比于江海。
我驾驭不了他,我的根基太浅,我的格局太小,强行将他绑在我的战车上,最终的结果,只会是车毁人亡。
于是,我做出了一个自以为“深谋远虑”的决定。
我将他,“推荐”给了刘备。
我甚至还记得,当刘备欣喜若狂地将诸葛亮奉为军师,言听计从之时,我心中那一闪而过的窃喜与如释重负。
“去吧,”
我当时在心中对自己说,
“让这样一头真正的卧龙,去给曹操带去最大的麻烦吧。
让他去搅动天下的风云,而我,则可以在这风云变幻之中,找到属于我自己的那一线生机。”
小主,
我把他,当成了一枚棋子。
一枚我用来牵制最大敌人,为自己争取发育时间的……弃子!
我何其的愚蠢!
我何其的狂妄!
我竟然,妄图将一头真正的巨龙,当成是自己棋盘上的小小兵卒?!
我亲手,将这世间最锋利的一把剑,递到了另一个枭雄的手中。
我天真地以为,这把剑会永远指向我为他设定的敌人。
可我忘了,剑,是没有感情的。
它最终会指向谁,只取决于握剑之人的意志!
而现在,刘备这位握剑之人,已经将他的目光,从北方的曹操,缓缓地,移到了他侧后方的,我,的身上。
而诸葛亮这把绝世神兵,也随之,调转了它那寒光四射的锋利剑刃!
这股寒意,是如此的熟悉。
我想起了赤壁。那场漫天的大火,那连环的战船。
周瑜居功至伟,但只有身处局中的我才知道,那个在背后,一步步,将曹操八十万大军,引入那个必死之局的,究竟是谁!
他借东风,借周瑜之手,借孙刘联盟之力,最终,演出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以弱胜强的巅峰之作!
那时,他是我的盟友。
我为他的智慧而惊叹,为他的算无遗策而庆幸。
可现在呢?
他将同样的智慧,同样的算计,用在了我的身上!
我再次低头,看向那份情报。
这一次,我的心中再无愤怒,只剩下一种冰冷到极致的、仿佛旁观者一般的分析。
好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所有人都以为,刘备集团的重心,是在消化益州,是在防备北方的曹操。
可他诸葛亮,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根本就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成都的安抚上,
而是在我们所有人都认为他最该“休养生息”的时候,悍然发动了一场针对我汉中的、无声的战争!
第一步:【渗透与策反】。
他用了多久的时间?一个月?三个月?
还是自入蜀以来,他就一直在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