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说要接雉奴回来,就是提了一句雉奴的病情。我说我这辈子,还真是儿女缘浅,生出你们这一堆,一个个的都是逆子。”
李承乾心下暗道:他一个人忤逆不孝是他李承乾的问题,问题是他们三个坏了一窝,逆子扎堆,这又是谁的问题?
不想跟皇帝斗嘴,李承乾直接换了一个话题:“好消息呢?”
李世民道:“你就不能问候一下雉奴,面露担忧,悲痛一下,或者说遣御医去照顾雉奴?”
李承乾放下笔,一本正经的看着皇帝:“雉奴在父亲面前,一副仁孝的样子,李泰也做足了孝子模样,结果如何?父亲很喜欢这些场面功夫吗?”
这话说的,李世民无法反驳,低头又去批奏疏了。
“让臣猜一下,父亲说得好消息,是不是同高句丽有关?”
去岁皇帝就透露过高句丽遭灾,前日辽东探子递上来的消息,上天似乎不太眷顾高句丽,高句丽又遭灾了。就像当年打突厥一样,趁他病,要他命。
说到这个问题,李世民向李承乾道:“高句丽年前遭了雪灾,最新的消息还没传回来,我已经决定命李世绩为辽东行军大总管,苏烈为行军副总管,薛礼为先锋大将军,明年二月发兵北上,侯君集和李孝恭率领水师,从碣石东出。”
皇帝的语气很是兴奋,李承乾拱手拜道:“臣祝父亲,早日功成。”
“这算是你一个好消息,但你猜错了。”
“猜错了?”除了打高句丽,对皇帝而言还有其他好消息吗?“臣猜不出来,请父亲明言。”
“你家杜荷要回来了。”
闻言,李承乾恍然大悟,贞观十九年,城阳满十五岁,要同杜荷完婚,公主成亲的仪式漫长又复杂,杜荷要提前回来准备,这都四月了,算下来杜荷是该回来了。
李承乾笑道:“杜荷归来,城阳出嫁,皇家大喜,的确算是好消息。他信里也没说要回来,父亲可知他的归期,臣想出城去接他。”
李世民轻笑,抬眸若有所思的看了眼李承乾:“你一个人去吗?”
李承乾点点头:“父亲要一起去?”
李世民甩过去一个白眼,他去接杜荷,怎么可能的事情,杜荷又不是杜如晦,还是想造他反的兔崽子,也配让他去接?
“只回来杜荷一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