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常温常压超导材料

这种方法可要比通过海量实验要轻松简单很多了。

毕竟科学本来就是寻找世界万物规律的过程。

不过这个时候,赵小侯也没心思去研究超导温度更高的材料了。

60摄氏度的超导材料已经足够在蓝星绝大多数室外场景里使用了,并且还不需要保温材料包裹。

毕竟气温超过60摄氏度的地方,在蓝星上也是很少的。

很快,这种铜酸盐-碳纤维复合材料就被1号智能AI开始批量制造,并在专门的无尘车间里被加工成为一根根特殊的导线。

这些导线将会用在太空垃圾捕捉器的激光器以及超高频电磁力场发生器上。

也正是这些常温超导导线的出现,使得太空垃圾捕捉器的整体性能大幅提升。

不管是激光器还是超高频电池力场发生器的威力都大幅提升。

但它们的体积则是大幅缩减。

这并不奇怪,像这类激光器和超高频电磁力场发生器,之所以体积很大,主要就是超导导线的降温设备体积过于庞大的缘故。

而随着超导导线不再需要降温设备,那么整体设备体积大幅缩减就正常了。

而太空垃圾捕捉器的体积也随之大幅缩减。

之前赵小侯让1号智能AI制造出来的初代太空垃圾捕捉器,直接就是一个庞然巨物,其乃是一个直径超过6米的半圆加正方体的形态。

但现在则是缩小到了直径1米。

可以这么说,以前的太空垃圾捕捉器只能够固定在一些高处,但现在二代的太空垃圾捕捉器则能够安装在重卡上到处移动。

之所以是重卡,而不是轻卡,主要是因为赵小侯给二代太空垃圾捕捉器配备了金属氧电池,用于其系统供能。

毕竟不管是激光器还是超高频电磁力场发生器,都需要大量电能才能够启动的。

制造好了第一个二代太空垃圾捕捉器之后,赵小侯就让1号智能AI对其进行了模拟测试。

数分钟时间,模拟测试就结束了。

其结果也让赵小侯很满意,在模拟测试里,当二代太空垃圾捕捉器部署达到36台时,就能够覆盖整个大夏,同时百分之百处理掉从任何方向飞入大夏的飞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