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来说,这种波长200纳米的紫外线介于远紫外线和中紫外线之间。
其固化之后形成的材料拥有极为强大的物理性能,乃是目前在硬度、韧性等等方面最为出色的材料。
简单来说,如果用这玩意来制造太空电梯的主绳索,那么只需要将绳索直径做到2毫米就足以承受太空电梯所带来的巨大拉力。
由此可见这种材料的性能有多么恐怖了。
毕竟空间稳定放大器想要稳定住放大之后的虫洞,就必须承受着持续不断的空间波动。
这种空间波动实际上能够摧毁绝大多数材料的物理稳定性。
赵小侯很快就赶到了电磁场固化项目组,旁观了这种紫外线固化材料的测试实验。
而实验测试报告里的数据,也让他很满意。
这种材料无疑就是空间稳定放大器的最好外壳材料。
很快,赵小侯就批准了大批量生产这种材料的申请报告。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紫外线固化材料生成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想要将其加工为自己所需要的形态,这个加工成本就要比其生产成本高上数百倍不止。
没办法,到目前为止,想要加工这种材料唯一的手段就是利用收束之后的超高能粒子对材料进行冲击。
说白了,就只有现在最先进的粒子炮才能够对这种材料进行加工,并且需要长时间的粒子束冲击。
为此,赵小侯还不得不批准了一大笔信用点券,用建造专门的粒子束加工机器。
当然,这点钱只是一个开始,实际上之后的加工才是大开销。
这么说吧,下一代空间稳定放大器的外壳只用了1个月时间就制造了出来,但其消耗掉的能量丝毫不亚于一支主力舰队持续不断开火一个月!
也就是说,仅仅这个空间稳定放大器的外壳,所消耗掉的能量就和之前在太阳系外边缘地带,三支主力舰队与歼星号战星与外星舰队大打出手的能量消耗差不多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粒子束加工机器所消耗的能量是直接从太阳吸能站转移过来的部分电能,而不是反物质。
毕竟电力转换为反物质,反物质再转换为电力,期间几次转换,所损耗的能量可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