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一台量产版本的圆球探测器,被送去小行星地带进行了一番实验之后,就装满了反物质能量罐,然后就自行飞到太阳系外边缘地带,通过一个空间虫洞之后消失不见。
这些量产的圆球探测器将会以两种方式投放出去。
其一就是通过空间虫洞直接投放到另外一个恒星系。
而圆球探测器通过的空间虫洞都是随机开启的。
这样的话,能够让圆球探测器节约不少路上的时间。
而另外一种投放方式就是直接从太阳系边缘地带出去,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出去,将临近太阳系的宇宙空间尽数探测一遍。
之后生产出来的量产版圆球探测器,将会有百分之七十直接通过随机的空间虫洞投放,而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则会通过第二种方式投放。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太空工厂就制造了3万个圆球探测器。
其中2万1千个圆球探测器通过不断开启关闭的空间虫洞前往了陌生的恒星系,而剩下的九千个圆球探测器则直接从太阳系四周扩散了出去。
但不管任何一个圆球探测器,从出发的那一刻开始,就会不断将自己探测到的情况数据通过量子通讯器传输回来。
但传输回来的数据是海量的。
仅仅一周时间,原本用来接收传输数据的3个弱智能AI就扛不住了。
没办法,数据量太大,算力不够。
而弱智能AI能够申请到的算力以及数据库都是有限的。
因而最终,赵小侯就将3号智能AI指定为专门接收探测器传回数据的中智能AI。
毕竟现在而言,最清闲的就是3号智能AI了。
它本来是医疗倾向的中智能AI,以前负责的也是医疗这一块,但随着大夏医疗科技,纳米技术再加上增寿基因技术的发展,以前的很多疾病放到现在都不算什么病了,甚至于在注射增寿基因药剂之后,就自行修复了那些可能致病的基因。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多医院都倒闭了,或者被其它大医院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