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空间学的发展

实际上,在赵小侯编着的空间学教材里,空间折叠,空间折叠跨越等等之类的技术,都包含了进去,属于空间学的浅中层实际应用范围。

时间陆陆续续又过去200多年,赵小侯的空间学教材基本上也编着完成。

就连大科学院在这200多年时间里,也冒出了不少空间学专家。

这些空间学专家大多都是以空间学和数学为主,辅以物理学。

而这些空间学专家的出现,也使得小宇宙制造项目下面的分支项目组有了一些起色。

至少不像以前那样连研究工作怎么开展都摸不到门路了。

说白了,就好似工业生产航母一样,他们最初的时候,连小帆船造起来都跌跌摔摔的。

但现在,他们至少可以造出驱逐舰了。

虽说距离造出航母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但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实际上,就在这之后的30年时间里,虽说项目组的主业-小宇宙切割机连毛坯都还没造,但其下的分支项目组倒是出了不少成果。

在某种程度上极大促进了大夏其它科研支线的发展。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应该是空间压缩技术线路了。

以前这方面的技术线路都是以空间折叠压缩为主线。

所谓空间折叠压缩就是将一个指定的空间,以X轴,Y轴相互折叠的方式,将这个空间折叠,达到压缩的目的。

这就好似将一张纸左右折叠之后,让纸张的面积缩小。

但这种空间折叠压缩的方式,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弊端。

那就是很难让空间内的生物正常存活,并且就算是机械在压缩空间也很难正常运转。

像单人武装5号机那种空间折叠压缩里,菌丝能量体能够存活,那完全是因为能量体本身的强大生命力。

而5号机自身的各种机械设备能够在空间折叠压缩之后正常运转,是因为高昂的成本以及性能缩减作为代价的。

这么说,机械设备,在外界运转,只需要设计标准的100%性能就可以正常运转。

但在空间折叠压缩之后,就必须提升性能进行代偿,并且设备本身的坚固程度也需要更强大才行。

但即便是如此,到现在为止,蚩尤系列的单人武装,设备损耗率依然要比无人战舰高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