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娥摸到案上的羊皮纸,指尖划过凹凸的盲文乐谱——这是她特意让匠人用铜模压制的“乐律字典”。外面传来搏斗声,她突然抓起最珍贵的《十二律旋宫图》,塞进贴身心口,石磬在掌心握得发烫。
当蒙恬的甲士赶到时,赵娥已倒在血泊中,石磬上沾满敌人的血,却始终护着怀中的曲谱。李岩看着她被弩箭划伤的手臂,突然冷笑:“嬴谌不是想保雅乐吗?明日起,让咸阳百姓每人学吹‘变徵’,三个月后,朕要在渭水之畔办‘万人秦歌会’。”
五、变徵燎原
三个月后的上巳节,渭水河畔铺满苇席。百姓们带着自制的陶埙、竹笛,甚至有人用铁犁的部件敲出节奏。赵娥坐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缠着纱布的手臂仍在隐隐作痛,却笑得比阳光更灿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乡亲们,今日不论贵贱,都来唱自己的歌!”她敲响十二平均律编钟,第一个“变徵”音扩散开来,“第一首,就唱《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万人齐唱,声震云霄。乐声中,李岩看着河面上漂着的万千灯盏,每盏灯上都写着百姓自己编的歌词,有农人写的耕耘苦,有匠人写的锻铁乐,更有戍卒写的思乡情。
嬴谌躲在远处的柳树后,听着这从未有过的宏大乐声,手中的玉磬突然“咔嚓”断裂。他想起太庙裂帛的那一幕,终于明白:所谓雅乐,早已随旧贵族的傲慢一同碎裂,而这千万人的秦歌,才是真正属于大秦的声音。
暮色中,赵娥轻抚编钟,指尖划过螺旋纹的律管。她忽然听见李岩低声说:“这些律管的震动频率,腹?说能用来破甲……”她一愣,随即轻笑——原来这文化平权的乐声里,早已埋下改天换地的锋芒。
渭水东流,歌声渐远。那些曾被禁锢在宗庙高墙内的乐律,此刻正随着千万人的歌喉,化作星火,燃遍大秦的每一寸土地。当最后一盏灯飘向远方,赵娥知道,属于百姓的乐舞时代,真的来了。
宝子们!文化平权这波太燃了!赵娥盲女乐官硬核破局,听音辨律当场拆穿旧乐官把戏,十二平均律编钟震碎贵族优越感!万人秦歌会燃爆渭水,变徵之音打脸“亡国之论”,看百姓用歌声夺权爽到飞起!伏笔埋的律管破甲术更是让人期待拉满!求点赞追更,下章看音乐神技如何化作杀敌利器,咱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