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越来越模糊的真相

九州情缘纪 青衣乘风 1930 字 2个月前

龙城街头,晨雾尚未散尽,石板路却早已被人潮踏得震动不休。三证虽齐,可那是军府内部才握在手中的真相;对百姓而言,真与假早已模糊成一团,唯有“兑粮”的两个字在心口生根。

墙上伪诏贴得满满当当,昨夜撕下的空隙已被新纸覆盖,黑墨淋漓,在晨光里犹如利爪划开众人的焦虑。有人声嘶力竭地喊,“隔壁坊的人昨夜就领到粮了!军府只瞒着咱们!”,这一声如火星般炸开,瞬间引来无数目光。

“真的?有人见过!”

“我听说西巷有人抱着米袋回去!”

“圣女呢?弥撒大人呢?不出来给个交代吗!”

叫喊声此起彼伏,队伍前排已有人推搡巡逻兵。士兵们长戟横陈,面色铁青,额角沁出冷汗。军民之间的距离,只差一步便会彻底崩裂。

玄龙殿的铃声骤然响起,压过街头的喧嚣。人群下意识抬头,银衣的身影自殿阶而来,冷光如霜。玄无月立于广场石阶之上,银眸扫过密集的人群,声音清冷,仿佛寒霜敲击石铁,“退散。粮令伪诏,军府从未下此令。”

一瞬间,广场陷入寂静。无数双眼睛望向她,那是夹杂着敬畏、疑惑、愤怒的目光。她挺直背脊,袖袍猎猎,如同一柄插在风暴中的剑。

然而人群深处,忽然有人嘶喊,“圣女护叛徒!时间之王背刺黄金之王,她怎会不知!”

这句话犹如毒蛇破口,瞬间在人群中游走。更多声音随之而起,“她是他女儿,怎可能清白!”,“要是她真无辜,为何不发誓洗清!”

玄无月心口骤然一紧。那一声“护叛徒”,比任何利刃都更冷更锐。她的指尖在袖下轻轻收紧,血色几乎褪去。她想开口,却清楚,任何言辞在流言面前都如同落水之石,只会溅起更大的浪。

她只是抬起下颌,银眸冷光不减,声线依旧沉稳,“谣言不会攻破龙族的,我希望你们清楚。”

冷硬的字句落下,压住了片刻的喧嚣。可在她心底,那根无形的刺却更深地扎入。

风声卷过广场,黑色的告示纸在墙上猎猎作响。暴风雨,正一步步逼近。

龙城的另一端,街市的喧嚣与怒骂尚未散去,暗巷里却已有人悄然集结。

数十名黑袍探子,兜帽压得极低,手中抱着成捆的纸卷。那些纸卷油墨未干,红蜡尚带余温,轻轻翻开,便能看到触目惊心的大字,“今午兑粮,凡户籍在册者皆可”。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火油混合的腥气。探子们一边分发纸卷,一边低声交谈,眼神冷漠无情。

“南坊已乱,北市也在聚人。”

“很好,把余下的全散出去。越多越好。”

“若真有阻拦,就再添一句:‘圣女护叛徒’。”

话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冷酷的算计。

巷子深处,一间废弃酒肆改成的密室里,烛火摇曳。几名身着长袍的文官围绕一张破旧的案桌而坐,案上摆放着数份被烤干的竹简。竹简表面符文黯淡,却仍残留一丝微弱的灵息,那是“传讯”留下的余波。

其中一人手上戴着金环,环面镌刻蛇鳞纹路,冷光如毒蛇的瞳孔。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三证?呵……不过是自欺。物证纵然齐全,百姓可曾看见?他们只认得肚腹饥饿,只认得墙上的字。”

另一名文官附和冷笑,“证据在军府,流言在街头。只要声浪一日不止,圣女与她的父亲便一日不得脱身。”

金环文官伸手,按在一份竹简上。符文骤亮,将市井的叫喊声一一映出,“军府藏粮!”“圣女护叛徒!”……声浪化作墨痕,落在竹简之上。

他眼神阴鸷,语气森寒,“这才是真正的铁律。让他们喊,让他们自己把背叛刻进血里。哪怕尼德霍格现身辩解,也将无人再信。”

探子们躬身而立,静默不语。火光映照下,他们的影子在墙上扭曲成蛇形。

金环文官继续吩咐,“今晚,把伪诏全数贴入三坊七巷。别怕被撕毁,撕得越快,越说明他们心虚。只要百姓亲手去护那几张纸,真相便永无翻身之日。”

一阵阴冷的笑声在密室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