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午夜时分,罗马城外的东部赵聪所率的军营突然向罗马城进行了一轮轰炸,但由于城墙已经堆满了石头,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大,城墙也没有受到特别大的损失,倒是震死了不少守城的士兵,这也是没办法的,有的时候他们躲也躲不开,即便躲开了那爆炸的余波也可能会伤到他们。
东城守城的官兵非常紧张,其它三面守城的人却没有啥感觉,他们认为这只是汉华帝国的手段,殊不知这时攻击东城就是为了吸守城士兵注意力,另一个就是给城内的勇士们发信号。
梁天勇是带两千名勇士小队的队长,他也是赵回曾经的家奴,本来叫做梁大,后来进入到赵聪的军队中,一直以作战勇猛不要命着称。由于屡立战功,他被赵回赐名梁天勇,现在他是车骑将军职。
梁天勇看到信号,指挥众人带着武器迅速的向小城门掩杀,由于他们来得突然,小城门上的士兵们都在昏昏欲睡着,所以他们很快地就干掉了这些守兵,没有让他们来得及发信号和敲响警钟,勇士们配备了的武器里面有锋利的短剑,比匕首要长一些,总长有一尺半,因为太大了就不好携带了,所以这是特制的兵刃,一开始计划如果能用短剑悄悄的把敌人干掉最好,实在不行才可以动用火器。
因为这出的守军并不多,一刻钟的功夫他们就清理完了守城的士兵,其实时间可以更快一些的,因为他们尽量的不想让守城士兵发现,一旦发现他们就必须动用火器,那样目标就暴露了。所以耽搁了一些时间。
结束战斗,他们打开了小门,并在城门上挂起了一盏红灯。这是进攻的暗号,阿拉明带着大军迅速的向城池靠近,他们在靠近城池的时候不免会被城上的守军发现,他们见汉华帝国的士兵来到了,马上做好了防守姿势。可是那群士兵在快要冲到城墙下方的时候,莫名其妙的都转向东北角而去,他们一时还没有搞明白汉化帝国军队的目的是什么?
直到阿拉明率的部队冲进了城池,他们才发现那个城门竟然已经被打开了,接着激烈的城墙站展开了,阿拉明的部队不断源源不断的向内冲,而城墙上的士兵敲起了警钟,并向这处城门集结,梁天勇所率领的勇士在城墙上,开始与涌过来的罗马士兵交火,虽然占据武器优势,但敌人太多了,城墙上立刻陷入到了苦战。
罗马士兵本来就已经很多,警钟响过后源源不断的有士兵向这里靠拢,阿拉明等人一时也是打的非常辛苦。城墙之上梁天勇大杀四方,城墙之下阿拉明一马当先向前猛烈的冲锋。
这个时候热气球第二轮的攻击又来到了,他们这次攻击的并不是北城门和东城门,而是南城门,他们对南城门进行了无差别的轰炸。东城和西城的守军不敢乱动,所以城内预备的罗马士兵,疯狂的向南门和北门驰援。
北城门去的人更多一些,因为敌人已经入侵到了城内。现在南门充其量是一些高空的攻击,只要城门不被打开,他们还是安全的。但问题是南边有一道如同北门一样的小城门,并没有用石头堆砌,所以这也成了他们担心被突破的地点,所以驰援的士兵也不算少。
阿拉明现在带着主力部队抵抗着源源不断赶来的援兵,而北城门现在已经被他手下的士兵抢占了,并且正在不停地清理石头,但是石头的量实在太多了,一时半会儿还清不干净,如果不是阿拉明在这,其他的将领还真的未必能够阻止得住一波一波强力的冲击,阿拉明身边不断有人倒下,有自己人也有敌人。
梁天勇遇到的情况也差不多,不过幸好北门被占领后,他只要抵抗从东面赶来的敌人就可以了,要不以他这点人,恐怕早就被罗马人杀干净了。
很快城内的罗马士兵,集结在北门的人数就接近五十万人,而阿拉明所有的人才四十万人,还有一部分正在从小城门往里进,城门太小严重的影响了大军进入的速度,再加上有需要北城门的清理石头,又需要在城墙上与从别的城墙赶过来的罗马士兵交战,所以兵力比较分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在血战一个时辰之后,北城门处的大石头终于被完全清理干净,随着轰隆隆的巨响,沉重的城门被打开了,早已在城外等候的赵聪和杨四郎立马率部冲了进来,他们正好迎上了一波罗马人的援军,正在与阿拉明交战的罗马士兵也首当其冲,被直接的给碾压了。
直接冲散了这些人之后,赵聪和杨四郎并没有停歇,开始持续的向南冲锋,罗马城是非常巨大的,从北门到南门距离也非常的远,所以两位将军也进行了分工,杨四郎负责直插南门,赵聪负责抢夺沿途的建筑,以抵抗不断涌来的罗马士兵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