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另辟蹊径

顾琰点点头:“而且,我们还可以在这些村子发展代理商,让当地人帮我们卖。”

苏夏眼睛越来越亮:“对!我们可以找一些有信誉的村民,给他们一定的提成,让他们在当地销售我们的产品!这样我们就不用每天跑那么远了!”

两人越说越兴奋,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成形:以镇上的小店为据点,以周边村子为扩展点,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的销售网络。

“王老板以为断了我们的官方渠道就能打垮我们,他错了!”苏夏眼中闪烁着斗志,“我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条新路来!”

顾琰看着她坚定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个女孩,永远不会被困难打倒。

第二天,苏夏召集大家,宣布了新计划。妇女们听完,都兴奋不已。

“这主意好!咱们村里的牛车够用,完全可以轮流去各个村子!”

“我娘家就在东边那个村,我可以去那边联系人!”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干劲十足。苏夏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希望。

王老板的阳谋确实厉害,但她苏夏,从来不是轻易认输的人!

苏夏的“村村联动”计划很快付诸实施。她利用系统的“市场分析”功能,详细研究了周边十几个村子的情况,包括人口、消费水平、集市日期等,然后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轮转计划。

“咱们分成三组,每组负责三到四个村子。”苏夏在村里的院子里展开一张手绘地图,“第一组去东边的三个村,第二组去南边的四个村,第三组去西边的三个村。北边靠近县城,暂时不去。”

“那生产怎么安排?”李婶问。

“还是按原来的规模,但品种要精简,主打金黄蛋饼、珍珠饭团和炸鸡三样。”苏夏说,“这三样最受欢迎,而且保质期相对长些。”

顾琰在一旁补充:“每组带一辆牛车,装货要紧凑。出发时间提前,赶在各村集市开始前到达。”

大家点头表示理解。苏夏又拿出一叠纸:“这是我做的宣传单,简单介绍了我们的产品和特点。到了村子里,先发一些给当地人看。”

宣传单很简陋,就是用毛笔写的几行字,但胜在清晰明了:“苏记美食,镇上年货集市爆款,特色金黄蛋饼、珍珠饭团、香脆炸鸡,价格实惠,味道一流!”

第一天的行动就在紧张而忙碌中开始了。天还没亮,三组人马就各自出发,奔向不同的村子。苏夏和顾琰带着第一组,前往东边最大的村子——杨家村。

牛车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颠簸前行,车上装满了精心准备的食品。苏夏坐在车上,看着渐渐亮起的天空,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顾大哥,你说咱们这个计划能成吗?”

顾琰看了她一眼:“只要产品好,总会有市场。关键是找到合适的销售方式。”

到达杨家村时,集市刚刚开始。村子不大,但集市却很热闹,各种小摊贩已经摆开,村民们三三两两地逛着。

苏夏他们找了个显眼的位置,迅速搭起简易摊位。顾琰负责烤制金黄蛋饼,香气很快就飘散开来,引来不少好奇的目光。

“这是啥啊?闻着真香!”一个老大爷凑过来问。

“这是我们苏记美食的金黄蛋饼,特色小吃,镇上年货集市上可火了!”苏夏笑着回答,顺手切了一小块给老大爷尝,“您尝尝,不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