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以为她消停了,记得那时还劝过她,可以亡羊补牢,再同公主交好一番。
可她却送给哀家这样一张答卷。她倒真是听进去了哀家的话,生怕有一日公主飞黄腾达......"
"竹息呀,哀家是真不想再帮她了。可是这后宫一直没有新的子嗣降生,
想来她也是料定哀家始终有用得到她的地方,才敢如此肆无忌惮。难道哀家此次又得捏着鼻子替她扫尾不成?"
太后的声音中带着无奈与疲惫。竹息自然也听出了主子的纠结,却也知道此刻无能为力,只能劝慰道:
"娘娘,现在这个时刻确实没有其他办法。只有等皇后凭中宫之位替乌雅氏养育个皇子之后,您才能彻底了却此事。
不然,便也只能继续捏着鼻子帮助皇后善后了。"
"没想到哀家熬了这么久,已是太后之尊,却还要被这个孽障拿捏。" 太后长叹一声,
"哀家真想一碗汤药把她送去陪她的姐姐,这样哀家也不必如此担惊受怕,生怕哪日起来就听见她捅下弥天大祸。
而且此事也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
想来昨日公主入宫时只去了永寿宫,便是因着这个嬷嬷,对哀家和皇后产生了些提防。"
"皇帝现在在哪?" 太后问道。
"启禀娘娘,在永寿宫,而且已在永寿宫待了半日之久。" 太后听罢嗤了一声:
"此事昭妃定会告知皇帝。罢了,命人即刻扫尾吧。"
想到最近听到的一些关于京中的消息,太后便又对竹息说道:"命人把此事扣在老八他们一行人身上。
此事逻辑上也说得通 —— 老八他们不希望皇帝能有准噶尔这个助力,便想从中破坏一番,道理浅显明了。"
接着就见她冷笑一声:"毕竟皇后的理由也实在是拿不出手。
若不是哀家这种了解她内心的人,怕也不会相信她仅仅因为害怕昭妃得了准噶尔的助力,就敢想出这种蠢法子。
想来一番混淆视听之后,皇帝还是会认下这个事实。毕竟老十最近可不太安分。"
竹息见此也连忙奉承:"要不怎么说娘娘您是太后呢?能在这么短时间想出这样的办法,真是难为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