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走到男人面前,目光如炬。
“说,是谁派你来的?”他语气严厉。
男人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张丹枫上前一步,语气平静。
“不说也没关系,”他看着男人,“我们有的是办法让你开口。”
男人显然是被吓住了,连忙说:“是……是瓦剌使团的人,他们给了我银子,让我来抢账册。”
众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过来。
“看来,他们是真的急了。”晏辰说,“账册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老和尚冷哼一声。
“把他们都绑起来,交给杭州知府处理。”他语气厌恶,“别脏了灵隐寺的地。”
锦衣卫们被拖下去时,还在鬼哭狼嚎。
院子里终于恢复了平静。
云蕾收剑入鞘,脸上没什么表情。
阿楚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
“谢啦,刚才真是多亏了你。”她笑得真诚,“以后我请你吃素斋。”
云蕾愣了一下,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张丹枫走到老和尚面前,躬身行礼。
“多谢师祖出手相助。”
老和尚摆了摆手。
“举手之劳。”他看着众人,“只是,瓦剌使团不会善罢甘休,咱们得尽快把账册送到于大人手上。”
晏辰点头表示赞同。
“事不宜迟,我们今天就动身去京城。”他看着张丹枫,“只是,这些锦衣卫怎么办?”
老和尚说:“我会让人处理,你们放心赶路。”
张丹枫看着晏辰和阿楚,眼神里带着感激。
“这次多亏了两位。”他语气真诚,“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有差遣,张某万死不辞。”
阿楚摆摆手。
“别这么客气,我们也是为了钱嘛。”她笑得坦荡,“不过,要是以后你成了名满天下的大侠,可得给我们签个名。”
张丹枫被她逗笑了,点了点头。
“一定。”
灵隐寺的素斋果然名不虚传。
阿楚吃得满嘴流油,手里还攥着个素包子。
“太好吃了!”她含糊不清地说,“早知道这么好吃,我就早点来这个世界了。”
晏辰给她递过一杯茶。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他看着她,眼神温柔,“小心噎着。”
云蕾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一丝羡慕。
张丹枫也笑了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禅房,落在众人身上,温暖而祥和。
仿佛之前的打斗从未发生过。
阿楚吃饱喝足,打了个饱嗝。
“好了,该上路了。”她拍了拍肚子,站起身,“去京城,看于谦,顺便看看皇帝老儿长什么样。”
晏辰也站起身,握住她的手。
“走吧。”
四人告别了老和尚,骑马往京城的方向走去。
前路或许还有更多的危险和未知,但此刻,他们的心里都充满了期待。
阿楚回头看了眼渐渐远去的灵隐寺,心里默默地说。
萍踪侠影,我们来了。
官道上尘土飞扬,马蹄声哒哒作响。
阿楚靠在晏辰怀里,打了个哈欠。
“还有多久才能到京城啊?”她揉了揉眼睛,语气里满是疲惫,“我的屁股都快颠成八瓣了。”
晏辰收紧手臂,让她靠得更稳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快了,过了前面那片林子,就到通州了。”他低头看了看她,“要不,我们先在通州歇一晚?”
阿楚眼睛一亮。
“好啊好啊!”她立刻来了精神,“听说通州的烤鸭特别有名,皮酥肉嫩,想想都流口水。”
张丹枫在前面听到了,回过头笑着说:“那今晚就尝尝通州的烤鸭。”
云蕾也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柔和了许多。
这几日相处下来,她对阿楚和晏辰的戒心渐渐放下,偶尔还会被阿楚的俏皮话逗笑。
穿过那片林子,果然看到了通州城的城墙。
四人骑马进城,找了家看起来不错的客栈住下。
刚安顿好,阿楚就拉着晏辰往外跑。
“去买烤鸭!”她跑得飞快,像只脱缰的野马。
晏辰无奈地跟在后面,手里还拿着个布袋子。
“慢点跑,没人跟你抢。”他喊道,嘴角却带着笑意。
烤鸭店前排着长队,香味飘出老远。
阿楚踮着脚往前看,急得抓耳挠腮。
“怎么这么多人啊?”她抱怨道,“早知道就早点来了。”
晏辰从布袋子里拿出个小凳子,放在地上。
“坐下等吧。”他拍了拍凳子,“我去旁边买点糖葫芦。”
阿楚刚坐下,就看到两个穿着蒙古服饰的人从旁边经过,腰间鼓鼓囊囊的,像是藏着什么东西。
她心里一动,悄悄跟了上去。
那两人拐进一条僻静的巷子,四处看了看,然后走进一个小院。
阿楚躲在墙角,偷偷往里看。
院子里站着十几个蒙古人,手里都拿着弯刀,神色警惕。
其中一个头领模样的人,正在低声说着什么。
阿楚仔细听了听,虽然听不懂蒙古话,但隐约能听到“账册”、“京城”、“于谦”几个词。
她心里咯噔一下,刚想离开,就被人从后面捂住了嘴。
“唔!”阿楚挣扎着,心里暗骂自己大意。
捂住她嘴的人把她拖进旁边的柴房,才松开手。
阿楚刚想喊,就看到对方的脸。
竟然是那个之前被他们抓住的李掌柜!
此刻他脸上的刀疤更加狰狞,眼神里满是怨毒。
“小贱人,没想到吧?”李掌柜冷笑,“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要闯。”
阿楚定了定神,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你想干什么?”她语气平静,心里却在飞快地想着对策。
李掌柜拍了拍手,两个蒙古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绳子。
“干什么?”李掌柜笑得残忍,“自然是用你来换账册。”
他示意蒙古人把阿楚绑起来。
阿楚挣扎着,却不是对手,很快就被绑得结结实实。
“晏辰不会放过你的。”阿楚恶狠狠地说,眼神里满是愤怒。
李掌柜嗤笑一声。
“等拿到账册,你们谁也别想活。”他说完,转身走了出去,还不忘把门反锁。
柴房里一片漆黑,只有门缝里透进一点微光。
阿楚坐在地上,心里又怕又急。
她不知道晏辰发现她不见了会不会来找她,也不知道张丹枫和云蕾能不能想到办法救她。
就在这时,她听到外面传来打斗声,还有李掌柜的惨叫声。
阿楚心里一喜,知道是救兵来了。
柴房的门被一脚踹开,晏辰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脸上满是焦急。
“阿楚!”他冲过来,解开她身上的绳子,把她紧紧抱在怀里,“你没事吧?吓死我了。”
阿楚靠在他怀里,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我没事。”她哽咽着说,“你怎么才来啊?”
晏辰捧起她的脸,仔细检查着,确认她没受伤,才松了口气。
“我买完糖葫芦回来,就看不到你了。”他语气里带着后怕,“问了烤鸭店的人,才知道你跟两个蒙古人走了。”
张丹枫和云蕾也走了进来,手里还押着几个被绑住的蒙古人。
“没事吧,阿楚姑娘?”云蕾关切地问。
阿楚摇了摇头,擦干眼泪。
“没事,谢谢你们。”
张丹枫看着地上的蒙古人,眉头紧锁。
“看来,瓦剌使团的人已经到通州了。”他语气凝重,“我们得尽快赶到京城,把账册交给于大人。”
晏辰点了点头,握住阿楚的手。
“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走。”他看着阿楚,“还能走吗?”
阿楚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
“没问题。”她看着晏辰,“就是有点饿,想吃烤鸭。”
众人都被她逗笑了,紧张的气氛缓解了不少。
晏辰无奈地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
“给你。”他把油纸包递给她,“我刚才路过烤鸭店,已经买好了。”
阿楚打开油纸包,香气扑鼻而来。
“还是你对我最好。”她拿起一块烤鸭,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
四人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清晨抵达了京城。
京城果然气势恢宏,城墙高耸,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楚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睛都直了。
“哇,这就是京城啊!”她兴奋地说,“比电视剧里的还壮观。”
晏辰拉着她,生怕她跑丢了。
“别乱看,先去于谦府。”他语气严肃,“把账册交了,咱们再好好逛。”
张丹枫带着他们穿过几条街,来到一座朴素的宅院前。
门口没有卫兵,只有两个老仆在打扫卫生。
“这就是于大人的府第?”阿楚有些惊讶,“也太低调了吧?”
张丹枫笑了笑。
“于大人一向清廉,不喜铺张。”他走上前,对老仆说,“烦请通报一声,就说张丹枫求见于大人。”
老仆看了他们一眼,点了点头,转身走了进去。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出来,面容刚毅,眼神清正。
“丹枫贤侄,你可算来了。”男人握住张丹枫的手,语气亲切。
“于大人。”张丹枫躬身行礼,然后介绍道,“这位是云蕾姑娘,这两位是晏辰兄和阿楚姑娘,都是我的朋友。”
于谦的目光在众人身上转了圈,最后落在阿楚和晏辰身上,带着一丝探究。
“两位看着面生得很,不知是何方人士?”他语气温和,却带着为官者的审慎。
阿楚刚想说话,就被晏辰抢先了。
“在下晏辰,这是内子阿楚。”他拱手行礼,“我们是江湖上的生意人,偶然认识了张公子,一路护送他来京城。”
于谦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把他们请进了府里。
客厅布置得简单朴素,只有几张桌椅和一个书架。
于谦接过张丹枫递来的账册,仔细翻看着,脸色越来越凝重。
“这些奸贼,竟然敢如此胆大妄为!”他气得一拍桌子,“国难当头,他们不想着如何报国,竟然还在中饱私囊,私通外敌!”
张丹枫叹了口气。
“于大人,此事牵连甚广,还需从长计议。”
于谦点了点头,把账册收好。
“多谢贤侄和几位义士将账册送到。”他看着众人,“这份恩情,朝廷不会忘记。”
阿楚摆摆手。
“于大人客气了,我们也是为了正义。”她笑得坦荡,“就是不知道,朝廷有没有奖金?”
于谦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
“姑娘倒是直率。”他看着阿楚,“放心,朝廷定会有重赏。”
就在这时,一个家丁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大人!不好了!”家丁气喘吁吁地说,“宫里来人了,说是……说是要抓您!”
众人脸色都是一变。
于谦却很平静,站起身。
“我知道了。”他看着众人,“看来,他们已经动手了。”
张丹枫急道:“于大人,这是个圈套,不能去!”
于谦摇了摇头。
“我若不去,岂不是正中他们下怀?”他语气坚定,“放心,我自有分寸。”
他整理了一下官服,大步走了出去。
阿楚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些敬佩。
“真是个好官。”她感叹道,“可惜,要被奸臣陷害了。”
晏辰握住她的手。
“别担心,”他眼神坚定,“我们不会让他出事的。”
张丹枫和云蕾也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决心。
一场新的风暴,正在京城酝酿。
而他们,也将再次卷入其中。
阿楚看着晏辰,突然笑了。
“你说,咱们这次能不能改变剧情?”她语气里带着期待。
晏辰看着她,眼神温柔。
“不知道。”他握紧她的手,“但我们可以试试。”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客厅,落在他们紧握的手上,仿佛预示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