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没过一会儿,薛谭就上前对秦青说:“师父,弟子觉得已经学到了您的精髓,想就此告辞,回家乡去。”
秦青看着他,没有生气,只是淡淡地说:“既然你觉得已经学成,那我便不拦你,只是你我师徒一场,我为你饯行。”
薛谭没想到秦青这么轻易就答应了,脸上露出一丝得意。
秦青带着薛谭来到山脚下,摆了一桌简单的酒菜。
席间,秦青端起酒杯:“薛谭,你虽未学尽我的技艺,但也颇有天赋,只是日后切记,学无止境,不可骄傲自满。”
薛谭敷衍地点点头,心里却不以为然。
秦青也不再多说,放下酒杯,站起身来,抚节悲歌。
那歌声比刚才在茅屋里更加震撼,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让周围的树木都为之震动,天上的云彩也仿佛被定格在了空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薛谭听着听着,脸上的得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和羞愧。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师父,弟子知错了,弟子不该骄傲自满,请师父原谅,弟子愿意继续跟随师父学习。”
秦青停下歌声,扶起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就好。”
阿楚和晏辰在一旁看得激动不已。
“太精彩了!”阿楚小声说,“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啊!”
晏辰也点点头:“秦青不仅歌声厉害,育人的方式也很特别,没有直接指责,而是用自己的歌声让薛谭自己明白道理。”
“是啊,”阿楚感慨道,“要是我们老师也这么厉害,我肯定好好学习。”
“你啊,”晏辰刮了刮她的鼻子,“就知道说这些。”
就在这时,秦青似乎察觉到了他们,朝他们这边看了过来。
阿楚和晏辰连忙收回目光,装作路过的样子。
“两位是何人?为何在此?”秦青问道。
晏辰上前一步,解释道:“我们是路过的旅人,听到先生歌声美妙,便忍不住停下脚步聆听,多有打扰,还请见谅。”
秦青打量了他们一番,目光在他们的穿着上停留了片刻:“无妨,既然喜欢,便多听一会儿也无妨。”
“多谢先生。”阿楚笑着说,“先生的歌声真是太厉害了,简直比我们那儿的演唱会还精彩。”
“演唱会?那是何物?”秦青疑惑地问。
阿楚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解释:“就是……很多人一起唱歌跳舞的地方,很热闹。”
秦青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或许真有这样的地方。”
“对了先生,”晏辰转移话题,“我们听说您这山中还有很多奇人异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秦青笑了笑:“山中确实有不少修行之人,各有各的本事,你们若是有兴趣,可以四处走走看看,但切记,不可随意打扰他人修行。”
“我们明白,多谢先生告知。”晏辰连忙道谢。
和秦青、薛谭告别后,阿楚和晏辰继续在山中闲逛。
“你说我们会不会遇到《崂山道士》里的那个道士啊?”阿楚好奇地问。
“不好说,”晏辰摇摇头,“不过这山里确实有可能藏着高人。”
两人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一座道观,道观门口坐着一个道士,正在闭目养神。
那道士看起来仙风道骨,颇有几分高人风范。
“你看那个道士,会不会就是?”阿楚小声问。
晏辰仔细看了看:“不好说,我们过去问问。”
两人走到道观门口,那道士睁开眼睛,看了他们一眼:“两位施主,何事?”
“道长您好,”晏辰拱手,“我们是路过的旅人,想向您打听一下,这附近有没有会‘穿墙术’的高人?”
道士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施主说笑了,穿墙术乃是传说中的法术,世间哪有这般高人。”
阿楚却不死心:“可是我们听说,《崂山道士》里就有这样的高人啊。”
道士听到“崂山道士”四个字,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那不过是坊间传闻,当不得真。”
晏辰觉得这道士有些古怪,便又问:“那道长您会什么法术吗?”
道士抚着胡须:“贫道只会一些粗浅的养生之术,谈不上法术。”
“这样啊,”阿楚有些失望,“那我们就不打扰道长了。”
两人转身准备离开,却听到那道士在身后说:“两位施主若是不嫌弃,可在贫道这道观中歇歇脚,喝杯清茶。”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觉得这道士突然热情起来,有点奇怪,但还是点了点头:“那就多谢道长了。”
跟着道士走进道观,里面陈设简单,却收拾得干干净净。
道士给他们倒了两杯清茶:“两位施主请用。”
“多谢道长。”阿楚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嗯,这茶味道不错。”
道士笑了笑:“这是贫道自己在山中采的野茶,能入施主的口,也算它的造化。”
“道长太谦虚了。”晏辰说。
闲聊了几句,阿楚忍不住又问:“道长,您真的没听说过穿墙术吗?我们就是好奇,想见识一下。”
道士放下茶杯,看着阿楚:“施主为何对穿墙术如此感兴趣?”
“因为觉得很厉害啊,”阿楚说,“要是学会了,出门都不用带钥匙了。”
晏辰在一旁听着,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丫头的脑回路真是清奇。
道士也被逗笑了:“施主想法倒是奇特,不过这穿墙术,即便真的存在,也不是轻易能学会的,而且学之无益,甚至可能招来祸端。”
“为什么啊?”阿楚不解地问。
“万物皆有其理,强行违背,必有反噬。”道士说,“就像那《崂山道士》里的书生,想学穿墙术偷懒,结果呢?还不是碰壁了。”
阿楚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看来我还是太天真了。”
小主,
“知道就好。”晏辰刮了刮她的鼻子。
和道士告别后,两人继续往前走。
“看来是见不到穿墙术了。”阿楚有些失望地说。
“别失望,”晏辰安慰道,“这山里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值得我们探索呢。”
两人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一片桃林,桃花开得正艳。
“哇,好美的桃花啊!”阿楚兴奋地跑了过去。
晏辰也跟着走了过去,看着那一片粉色的花海,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你说这里会不会是《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啊?”阿楚一边拍照一边问。
“有可能,”晏辰点点头,“不过《桃花源记》算不算寓言童话故事啊?”
“管它呢,好看就行了。”阿楚说,“你看这花,拍出来肯定好看。”
晏辰拿起手机,给阿楚拍了几张照片。
就在这时,他们听到桃林深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好奇,便顺着脚步声走去。
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一个农夫模样的人,正在采摘桃子。
“这位大哥,”阿楚上前打招呼,“这桃子熟了吗?看起来真不错。”
农夫看到他们,有些惊讶:“你们是谁?怎么会在这里?”
“我们是路过的旅人,看到这里的桃花开得漂亮,就进来看看。”晏辰解释道。
农夫这才放下戒心:“原来如此,这桃子还没完全熟,不过已经可以吃了,你们要是不嫌弃,可以尝尝。”
“那就多谢大哥了。”阿楚拿起一个桃子,擦了擦就咬了一口,“嗯,真甜!”
农夫笑了笑:“我们这儿的桃子,可是出了名的好吃。”
“对了大哥,”晏辰问,“您知道《疑人偷斧》的故事吗?”
农夫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知道,就是那个丢了斧子的人,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的,怎么看怎么像,后来自己找到了斧子,再看邻居家的儿子,就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是啊,”晏辰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凭空猜疑别人。”
“可不是嘛,”农夫感慨道,“我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村里丢了一头牛,大家都怀疑是隔壁村的人偷的,后来才知道,是牛自己跑丢了,跑到山里去了。”
“所以说,凡事都要讲证据。”阿楚说。
和农夫聊了一会儿,两人又继续往前走。
“你说我们接下来会遇到什么?”阿楚好奇地问。
“不知道,”晏辰摇摇头,“不过这一路过来,还挺有意思的,看到了不少以前只在故事里听过的人物和事情。”
“是啊,”阿楚点点头,“而且我发现,很多事情都不像故事里说的那么简单,就像那个崂山道士,他肯定知道些什么,只是不愿意说。”
晏辰也点点头:“确实,每个故事背后,可能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两人正说着,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个人,正蹲在地上,不知道在看什么。
走近了才发现,那人面前放着一个捕鸟的网,旁边还有一些鸟食。
“这位先生,您这是在捕鸟吗?”阿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