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101

双生魂记 山海云夕 9441 字 3个月前

宴会继续进行,商纣王喝得酩酊大醉,还让宫女们跳舞给他看。

阿楚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

“你看那些宫女,一个个都面黄肌瘦的,肯定没少受欺负,”阿楚说。

晏辰也注意到了,“是啊,商纣王的暴政已经让百姓苦不堪言了。”

就在这时,一个宫女不小心踩到了商纣王的脚。

商纣王大怒,“大胆贱婢,竟敢踩本王的脚,把她拉下去,砍了!”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宫女吓得魂飞魄散,不停地磕头求饶。

阿楚实在看不下去了,“陛下,她也不是故意的,您就饶了她吧。”

商纣王看了看阿楚,“你是什么人?竟敢管本王的闲事?”

“我们是从远方来的使者,”晏辰说,“我们觉得,陛下应该以仁德治国,不应该因为一点小事就随便杀人。”

“仁德治国?”商纣王冷笑一声,“本王是天子,想杀谁就杀谁,用得着你们来教训?”

他指着阿楚和晏辰,“把他们也拉下去,一起砍了!”

“是!”士兵们上前,就要抓阿楚和晏辰。

晏辰拉着阿楚,纵身一跃,跳上了桌子。

“陛下,我们只是好意相劝,您要是不听,我们走就是了,”晏辰说。

他拉着阿楚,在桌子上快速奔跑,很快就来到了宴会厅的门口。

“想跑?没那么容易!”商纣王大喊一声。

士兵们纷纷围了上来。

晏辰和阿楚只好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些现代装备,比如烟雾弹之类的,暂时阻挡了士兵们的追击,趁机逃出了王宫。

“好险啊,”阿楚喘着气说,“差点就没命了。”

晏辰点点头,“商纣王果然名不虚传,太残暴了。”

“看来《纣为象箸》的故事,不仅仅是说商纣王的奢侈,更反映了他的残暴统治,”阿楚说。

“是啊,”晏辰说,“一双象箸只是一个开始,之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奢侈行为,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接下来我们去哪?”阿楚问。

“《宋人为楮叶》怎么样?”晏辰说,“我想看看那个用玉雕刻的楮叶到底有多逼真。”

阿楚笑了笑,“好啊,我也想见识一下。”

两人离开了商朝的都城,向宋国走去。

他们不知道,在《宋人为楮叶》的故事里,还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他们。

阿楚和晏辰来到宋国,四处打听那个为楮叶的宋国人的下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找到了他。

那个宋国人是个年轻人,名叫宋玉,他正在家里专注地雕刻着什么。

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玉石和雕刻工具。

“请问,你就是那个用玉雕刻楮叶的宋国人吗?”阿楚上前问道。

小主,

宋玉抬起头,看了看他们,“是啊,我就是,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我们听说你的手艺很高超,雕刻的楮叶和真的一模一样,所以特地来看看,”晏辰说。

宋玉笑了笑,“过奖了,我只是喜欢雕刻而已。”

他指了指桌子上的一片玉叶,“那就是我刚雕刻好的楮叶,你们看看吧。”

阿楚和晏辰走过去,仔细一看,都惊呆了。

那片玉叶雕刻得栩栩如生,叶脉清晰可见,就连叶子边缘的小锯齿都雕刻得惟妙惟肖,看起来和真的楮叶没什么两样。

“太厉害了!”阿楚赞叹道,“这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啊!”

晏辰也点点头,“是啊,能把玉石雕刻成这样,你的手艺真是太精湛了。”

宋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谢谢你们的夸奖。”

“你花了多长时间雕刻这片叶子啊?”阿楚问。

“整整三年,”宋玉说。

“三年?”阿楚惊讶地说,“花这么长时间雕刻一片叶子,值得吗?”

宋玉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值不值得,我只是觉得喜欢,就一直做下去了。”

“你的家人支持你吗?”晏辰问。

宋玉摇摇头,“不支持,他们觉得我这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

“那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呢?”阿楚问。

“因为我喜欢啊,”宋玉说,“我觉得雕刻能让我快乐,这就够了。”

阿楚和晏辰对视一眼,都被宋玉的执着打动了。

“你说得对,”阿楚说,“只要自己喜欢,就值得去做。”

就在这时,一个美丽的女子走进院子,看到阿楚和晏辰,有些惊讶,“玉哥,这两位是?”

“他们是来参观我雕刻的楮叶的,”宋玉说,“这位是阿楚姑娘,这位是晏辰先生。”

“阿楚姑娘,晏辰先生,你们好,我叫林雪,是玉哥的邻居,”女子微笑着说。

林雪长得很漂亮,尤其是那双眼睛,清澈明亮,像泉水一样。

她看了看晏辰,眼神里闪过一丝爱慕之情。

阿楚立刻察觉到了,心里有点吃醋,但也没说什么。

“林雪姑娘,你好,”晏辰礼貌地说。

“林雪姑娘,你也喜欢雕刻吗?”阿楚问道。

林雪摇摇头,“我不太懂雕刻,只是觉得玉哥很厉害,能把玉石雕刻成那么逼真的叶子。”

“是啊,玉哥的手艺确实很厉害,”阿楚说。

宋玉从屋里拿出一些他以前雕刻的作品,给阿楚和晏辰看。

那些作品都很精美,有花鸟鱼虫,有人物山水,每一件都栩栩如生。

“你的手艺真是太厉害了,”阿楚由衷地赞叹道。

“谢谢,”宋玉说。

林雪看着晏辰,“晏辰先生,你长得真英俊,不知道你有没有女朋友啊?”

阿楚一听,更吃醋了,她挽住晏辰的胳膊,“他是我的未婚夫。”

林雪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有些尴尬地说:“对不起,我不知道。”

“没关系,”晏辰说。

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男子走进院子,看到林雪,眼睛一亮,“雪妹,我来找你玩了。”

男子看到阿楚,也被她的美貌吸引了,“这位姑娘是谁啊?长得真漂亮。”

“她是阿楚姑娘,是来参观玉哥雕刻的,”林雪说。

男子走到阿楚面前,“阿楚姑娘,你好,我叫王强,很高兴认识你。”

王强色眯眯地看着阿楚,让阿楚很不舒服。

晏辰立刻挡在阿楚面前,“王强先生,请你放尊重一点。”

王强不满地看了晏辰一眼,“我和阿楚姑娘说话,关你什么事?”

“她是我的未婚妻,”晏辰说。

王强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原来是这样,不好意思。”

气氛变得更加尴尬了。

阿楚拉了拉晏辰的衣袖,“我们该走了。”

“嗯,”晏辰点点头。

两人向宋玉和林雪告辞,离开了院子。

“那个林雪,一看就对你有意思,”阿楚吃醋地说。

“你不也看到了吗?那个王强对也你有意思,”晏辰也吃醋地说。

“那不一样,”阿楚说,“我心里只有你一个人。”

“我心里也只有你一个人,”晏辰说,他低头吻了吻阿楚的额头。

阿楚这才开心起来。

“那个宋玉,虽然有点不务正业,但他的手艺确实很厉害,”阿楚说。

“是啊,”晏辰说,“他对雕刻的执着,值得我们学习。”

“不过,我觉得林雪和王强有点奇怪,”阿楚说,“他们好像不只是单纯的喜欢我们。”

“嗯,我也觉得,”晏辰说,“可能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吧。”

“不管了,”阿楚说,“我们还是赶紧去看下一个故事吧。”

“好,”晏辰说,“《棘刺母猴》怎么样?我想看看那个用棘刺雕刻的母猴到底有多小。”

阿楚笑了笑,“好啊,我也想见识一下。”

两人又踏上了新的旅程,他们不知道,在《棘刺母猴》的故事里,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他们去发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楚和晏辰来到了《棘刺母猴》故事发生的国家,找到了那个声称能在棘刺上雕刻母猴的卫国人。

卫国人正在一个广场上表演他的绝技,周围围了很多人。

阿楚和晏辰也挤了进去。

只见卫国人拿出一根棘刺,和一把很小的刻刀,在那里比划着,但半天也没刻出什么来。

“他这是在干什么啊?”阿楚小声问晏辰。

“不知道,可能是在故弄玄虚吧,”晏辰说。

过了一会儿,卫国人放下刻刀,对周围的人说:“各位,我的绝技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表演,那就是必须在月亮最圆的夜晚,而且要在暗室里,用特制的灯光才能看到我雕刻的母猴。”

周围的人都议论纷纷。

“这也太玄乎了吧?”

“我看他就是在骗人,根本就刻不出来。”

“说不定他真的有绝技呢?”

卫国人听到大家的议论,很不高兴,“你们懂什么?这是最高超的技艺,不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能理解的。”

国王也听说了这件事,派人来请卫国人去王宫表演。

卫国人得意洋洋地跟着士兵走了。

“我们也去看看,”阿楚说。

晏辰点点头,“好。”

两人也跟着来到了王宫。

到了晚上,月亮最圆的时候,卫国人被带到一间暗室里。

国王和大臣们都在外面等着。

卫国人在暗室里忙活了半天,然后出来说:“陛下,臣已经刻好了,请陛下和大臣们进去观看。”

国王和大臣们走进暗室,卫国人打开特制的灯光。

大家仔细一看,只见那根棘刺上,果然有一个小小的母猴图案,虽然很模糊,但确实能看出是一只母猴。

“太厉害了!”国王赞叹道。

大臣们也纷纷称赞。

阿楚和晏辰却觉得不对劲。

“你看那个母猴图案,”晏辰小声对阿楚说,“看起来不像是雕刻出来的,倒像是画上去的。”

阿楚仔细一看,“是啊,而且那根棘刺的质地很奇怪,不像是普通的棘刺。”

卫国人听到了他们的议论,很不高兴,“你们两个是什么人?竟敢质疑我的技艺?”

“我们只是实话实说,”晏辰说。

“实话实说?”卫国人冷笑一声,“你们有什么证据证明我是画上去的?”

“很简单,”晏辰说,“我们可以用放大镜看看。”

晏辰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放大镜,这是他带的现代装备之一。

他走到棘刺前,用放大镜仔细一看,果然看到了颜料的痕迹。

“陛下,您看,”晏辰把放大镜递给国王。

国王用放大镜一看,也看到了颜料的痕迹,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卫国人,你竟敢欺骗本王!”

卫国人吓得连忙跪下,“陛下,臣不敢,臣……臣只是想让大家看看我的技艺……”

“你的技艺就是骗人吗?”国王怒喝道,“把他拉下去,关起来!”

“是!”士兵们上前,把卫国人拖了下去。

国王看着晏辰和阿楚,“多谢两位帮本王识破了这个骗局,本王该怎么感谢你们呢?”

“陛下不用谢我们,”晏辰说,“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情。”

“是啊,”阿楚说,“我们还有事,就不打扰陛下了。”

两人向国王告辞,离开了王宫。

“没想到这个卫国人这么狡猾,竟然用这种方法来骗人,”阿楚说。

“是啊,”晏辰说,“看来《棘刺母猴》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学会自己判断。”

“接下来我们去哪?”阿楚问。

“《高阳应造屋》怎么样?”晏辰说,“我想看看那个用湿木头盖的房子到底会怎么样。”

阿楚笑了笑,“好啊,我也想见识一下。”

两人离开了王宫,向高阳应所在的地方走去。

他们不知道,在《高阳应造屋》的故事里,还有更多的智慧等着他们去领悟。

阿楚和晏辰来到高阳应所在的地方,正好看到高阳应在指挥工匠们盖房子。

工匠们正在用湿木头搭建屋顶。

“高阳应先生,”晏辰走上前,“我们是从远方来的旅行者,路过这里,看到你们在盖房子,就过来看看。”

高阳应看了看他们,“你们好,我是高阳应,这是我盖的新房子。”

“你的房子盖得真漂亮,”阿楚说,“不过,我看你们用的木头好像是湿的,用湿木头盖房子,不太好吧?”

高阳应皱起眉头,“有什么不好的?湿木头很结实,盖出来的房子肯定很牢固。”

“可是,湿木头会干燥收缩的,”晏辰说,“到时候房子可能会变形,甚至倒塌。”

高阳应不屑地说:“哼,你懂什么?我盖房子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了,我把木头绑得很紧,就算干燥收缩了,也不会有问题的。”

“话不能这么说,”阿楚说,“木头干燥收缩是自然规律,不是你能控制的。”

小主,

“我觉得你们就是在胡说八道,”高阳应说,“我的房子,我想怎么盖就怎么盖,不用你们管。”

工匠们也纷纷劝高阳应,“主人,晏辰先生说得有道理,用湿木头盖房子确实不好,我们还是用干木头吧。”

高阳应却不听,“你们懂什么?就按我说的做,赶紧干活!”

工匠们只好无奈地继续干活。

阿楚和晏辰也没办法,只好在旁边看着。

没过多久,房子就盖好了。

从外面看,房子确实很漂亮,高大雄伟。

高阳应得意地说:“你们看,我的房子盖得多好,哪里像你们说的会变形倒塌?”

“现在是好看,但过一段时间就不一定了,”晏辰说。

“哼,我才不信,”高阳应说。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房子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音。

高阳应的脸色变了变,但还是嘴硬,“没事,只是风太大了。”

可是,风越来越大,房子的声音也越来越响,还出现了一些裂缝。

“不好,房子要塌了!”工匠们大喊一声,纷纷跑开。

高阳应也吓得赶紧跑开。

阿楚和晏辰也拉着高阳应,跑到了安全的地方。

他们刚跑开没多久,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房子真的倒塌了。

高阳应看着倒塌的房子,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你看,我说得没错吧,”晏辰说,“用湿木头盖房子,是行不通的。”

高阳应低下头,“我错了,我不该不听你们的劝告,也不该不听工匠们的话。”

“知道错就好,”阿楚说,“以后盖房子,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

高阳应点点头,“我记住了,多谢你们的提醒。”

他看着倒塌的房子,叹了口气,“看来我得重新盖房子了,这次我一定用干木头。”

“这就对了,”晏辰说。

就在这时,一个老者走了过来,他是当地的村长。

“高阳应,你的房子怎么塌了?”村长问道。

高阳应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村长。

村长听了,对晏辰和阿楚说:“多谢两位年轻人的提醒,不然的话,可能会出人命的。”

“村长客气了,”晏辰说,“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情。”

村长看着倒塌的房子,“其实,这房子倒塌,也不完全是因为用了湿木头。”

“还有别的原因?”阿楚问。

村长点点头,“高阳应盖房子的时候,为了节省材料,偷工减料,很多地方都做得不牢固,这也是房子倒塌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阳应脸一红,“村长,我错了,我不该偷工减料。”

“知道错就好,”村长说,“盖房子是大事,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可不能马虎。”

高阳应重重地点了点头。

晏辰和阿楚对视一眼,都觉得受益匪浅。

“看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了解其中的道理,”阿楚说。

“是啊,”晏辰说,“要尊重客观规律。”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向前走去。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