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机场的跑道上,一架银灰色的飞机正缓缓降落,舱门打开,身着深色中山装的建丰同志率先走了下来,他身姿挺拔,脸上带着几分旅途的疲惫。
目光穿过迎接的人群,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又略显陌生的身影,南京先生正站在不远处的停机坪上,目光灼灼地望着他。
时隔十年未见,南京先生的鬓角已添了几缕银丝,眼角的皱纹也比记忆中深了许多,可那股威严的气场依旧未减。建丰同志心头一热,快步走上前,哽咽许久,才唤出一声“父亲。”
南京先生看着眼前这个已经长成挺拔青年的儿子,眼眶瞬间就红了。他走上前,伸出手想要拍拍儿子的肩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这些年,他无数次牵挂远在苏俄的儿子,担心他受委屈、遭迫害,如今亲眼看到儿子平安归来,悬了多年的心终于落了地。
随行的侍卫长见父子二人相见动情,连忙上前低声提醒“委员长,风大,咱们先上车吧,夫人还在官邸等着呢。”
南京先生点点头,拉着建丰同志的手不肯松开,一同坐上了专车。车厢内铺着柔软的地毯,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南京先生细细打量着儿子,从他梳得一丝不苟的背头,到熨烫平整的中山装,再到他沉稳的眼神,心中既有欣慰,又有几分愧疚“这些年在莫斯科,苦了你了。”他轻声说道,“我多次想办法接你回来,都没能成功,你。。没怪过父亲吧?”
建丰同志摇摇头,语气诚恳“父亲为国操劳,儿子明白。苏俄的日子虽苦,却也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看清了许多事情。”他顿了顿,补充道“此次能顺利回国,还要多谢东北军的张汉卿总司令和杨宇霆副司令,他们待我如上宾,不仅没有为难我,还特意派专机送我回来。”
提到张学良和杨宇霆,南京先生的眼神微微一动,十分感慨的说道“张汉卿他。。不错。。。没有为难你就好。”
车子平稳地驶向官邸,父子二人也陷入了短暂的尴尬的沉默中,南京先生内心百感交集,但落到嘴上,却是紧闭牙关,他太久没有尽到一个父亲该有的责任了,以至于此时此刻,生疏又后悔。
建丰同志借着这个机会,慢慢说起了在沈阳的见闻“张总司令性情豪爽,待人赤诚,杨副司令则深谋远虑,行事沉稳,二人配合默契,东北的局势虽复杂,却被他们打理得井井有条。”他回忆起杨家的婚礼,以及席间见到的东北军将领“尤其是杨副司令的药警总团。”
“药警总团。。。”南京先生下了车,对这个话题十分感兴趣,示意他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