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妈妈的空缺

他知道这小杂货铺一天营业额撑死 30 块(1993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 2577 元,月均不到 215 元,乡镇居民更低,月均只有 120 元左右),林凡却从舍不得让笑笑受委屈。

夏天 5 毛钱一根的奶油冰棍,林凡自己从来不吃,总给笑笑买双份,看着她把冰棍咬得冒凉气,自己却舔舔嘴唇说 “爸爸不爱吃甜的” ——

王猛知道,他是舍不得,5 毛钱能买 1 斤多青菜,够父女俩吃两顿。笑笑想要的小红花发绳,他跑遍镇上三家供销社,最后在街角的小摊上找到了,回来时汗衫都湿透了 ——

那天下午气温有 32 度,是入夏以来最热的一天,镇上的狗都趴在树荫下吐舌头 ——

他却举着发绳笑得像个孩子,连水都没顾上喝一口。

那发绳 2 毛钱一根,林凡平时连 1 毛钱的白开水都舍不得买,渴了就喝自己带的凉白开。

疑似重逢的慌乱与寻妻的决断

林凡低头蹭了蹭女儿的发顶,那上面还带着蜂花牌洗发水的淡淡香味 ——

1 块 2 毛钱一大瓶,是供销社里最便宜的款,泡沫不多,却洗得笑笑的头发软软的,像团小棉花。

1993 年的洗发水种类很少,乡镇供销社里只有蜂花和海鸥两个牌子,蜂花更便宜,林凡每次都买大瓶装,能用三个月。

他手指顺着女儿的发丝往下滑,摸到她耳后那颗小小的痣,突然想起苏晚晴以前总说 “这颗痣像颗小豆子,以后好找”,

说这话时,她正坐在床边给刚满月的笑笑剪指甲,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脸上,连睫毛都镀着金边。

他知道,任何言语的安慰,都无法真正填补 “妈妈” 这个身份的缺失。他给的爱再多,终究是少了一半:

他会给笑笑扎辫子,却总把蝴蝶结系歪。上次幼儿园文艺汇演,笑笑要跳《采蘑菇的小姑娘》,林凡提前半小时就开始给她扎辫子,用了两根粉色的皮筋,还是歪了。

笑笑上台前攥着他的衣角问 “爸爸,辫子歪不歪”,他说 “不歪”,结果上台没两分钟,辫子就松了,笑笑站在台上慌得快哭了,还是李老师跑上去,

蹲在她面前重新扎了个整整齐齐的马尾,用的还是李老师自己的粉色头绳 ——

那头绳是李老师的侄女送的,上面有小铃铛,笑笑后来跟林凡说 “李老师的头绳会响,真好听”。

他会给笑笑做蛋炒饭,却总炒不出苏晚晴那样的葱花香味 ——

苏晚晴以前总说 “葱花要热油炝过,等香味飘出来再下米饭,火不能太大”,可他试了无数次,要么葱花炒糊了发苦,要么没香味。

1993 年乡镇的煤炉火候不好控制,火苗时大时小,林凡总掌握不好。

笑笑却总说

“爸爸做的最好吃”,每次都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连碗边都用勺子刮一遍 —— 她知道爸爸做顿饭要烧两块蜂窝煤,

还舍不得放鸡蛋(鸡蛋 5 毛钱一斤,一斤只有 8 个左右),每次只放半个。

上次幼儿园开家长会,别的小朋友都牵着妈妈的手,穿着漂漂亮亮的连衣裙 ——

大多是妈妈用的确良布自己做的,领口还绣着小花,的确良布当时 1 块 2 一尺,做一条裙子要 3 尺布。

笑笑躲在他身后,小手攥着他的衣角,偷偷盯着隔壁妞妞妈妈的碎花裙子看了好久,回家后坐在小凳子上,小声问他

“妈妈也有裙子吗?是不是也像妞妞妈妈的那样好看?”

这些画面像碎玻璃,藏在他心里,时不时就扎得他生疼。

他忽然明白,笑笑需要的,从来不是 “妈妈有苦衷” 的解释,而是一个能摸得着她的头、能抱着她睡觉、能给她梳辫子的妈妈 ——

一个真实的、能陪在她身边的妈妈,不是照片上模糊的影子,也不是他嘴里的 “回忆”。

(https://www.mbaoga.cc/71145_71145196/90641058.html)

www.mbaoga.cc。m.mbaog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