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深圳寻妻

林凡摸了摸口袋里的介绍信 —— 这是居委会张婶托人开的,上面盖着鲜红的公章,在异乡的土地上比黄金还珍贵。

按照匿名信的模糊线索,林凡辗转来到宝安区石岩镇。1993 年的石岩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

创维、长城等电子厂的厂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华为也在两年前入驻蚝业工业大厦,开启了早期创业之路。但繁荣背后,是外来人口激增带来的混乱 ——

仅石岩一镇,就聚集了 20 万务工者,暂住证办理点前排着长达百米的队伍,逾期未办者随时可能被收容遣返。

林凡在镇口的小旅馆住下,五块钱一晚的大通铺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仔。半夜,隔壁床的男人突然惊叫着坐起,说梦见被治安员追着跑。

林凡辗转难眠,借着月光翻开苏晚晴的最后一封家书:

“宝安的工厂像个大蒸笼,可我每个月能寄回 200 块,再攒半年就能接笑笑来深圳读书了......”

字迹到这里突然中断,像是被泪水洇开的痕迹。

天刚蒙蒙亮,林凡就来到石岩街道办。

门口的布告栏上,“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的标语旁贴着最新通缉令,文某祥团伙的照片赫然在列。

接待他的李干事翻看着介绍信,眉头微皱:

“苏晚晴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上个月有个女工在创维门口被飞车党抢了包,好像也姓苏。你去工业区管理处查查吧,他们有最新的外来人口登记。”

工业区管理处的档案室里,管理员翻着厚厚的登记簿,突然停住:

“苏晚晴,1992 年 4 月入职石岩镇创维电子厂,职位是插件工。不过她 1993 年 7 月就离职了,登记的新地址是沙井镇万丰村。”

林凡心头一震,沙井镇正是六魔女案的高发区。他来不及道谢,直奔镇口的摩的聚集地,用仅剩的 50 元讲定了去沙井的价钱。

摩托车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颠簸,两旁是正在建设的厂房和临时搭建的工棚。1993 年的沙井,“三来一补” 企业如潮水般涌来,香港老板的奔驰车与本地村民的三轮车在狭窄的街道上争道。

林凡在万丰村的出租屋区辗转打听,终于在一家小诊所外得到线索:

“苏晚晴啊,她去年在伟创力电子厂做过,后来好像跟一个湖南的包工头走了,听说去了盐田港工地......”

盐田港的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巨大的吊臂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林凡沿着泥泞的工地小路寻找,工人们告诉他,湖南包工头的队伍三天前刚转去了南山热电厂。他顾不上疲惫,又搭了辆顺路的水泥罐车,在暮色降临时赶到南山。

热电厂的临时工棚区弥漫着刺鼻的煤烟味,林凡挨个询问,终于在第七排工棚前停下脚步 —— 晾衣绳上,

一件褪色的红格子衬衫在风中轻轻摇曳,好像 和1991 年他陪苏晚晴在成都春熙路买的一样。

“晚晴!”

林凡冲进工棚,却只看到一张空荡荡的铁床。

隔壁的女工怯生生地说:

“她上个月跟一个香港老板走了,说是去了蛇口工业区。不过......”

女工欲言又止,“前几天听宝安医院的护士说,有个女的被送来急救,好像是在荔枝园被......” 林凡感觉血液瞬间凝固,拔腿就往医院跑。

宝安医院的走廊里充斥着消毒水和血腥味,林凡在护士站查到 12 月 15 日的急诊记录:

“无名氏,女性,25 岁左右,头部遭钝器击打,送院时已昏迷。

现住外科 302 病房。” 他跌跌撞撞冲进病房,病床上的女人面容浮肿,头发被剃光,额头上缠着渗血的纱布。

但那枚银耳钉,好像是 1989 年他们结婚时买的对戒中的一只 —— 林凡终于忍不住,跪在床边痛哭起来。

监护仪的滴答声中,那个女的缓缓睁开眼睛。她的眼神先是迷茫,继而泛起泪光:“你是谁,你找我...... 有事吗?” 林凡一愣。原来不是自己的妻子苏晚晴。只是同名而已。。。。

(https://www.mbaoga.cc/71145_71145196/90641051.html)

www.mbaoga.cc。m.mbaog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