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老宅秋宴:三代人的桂香记忆

赵晗意接过模子,指尖触到银器上的花纹——是两朵并蒂桂花,花瓣上还刻着“永结”二字。她想起上一世在老宅的阁楼里,见过这个模子,当时婆母说“这是老物件,留着没用”,可此刻,老人却像捧着什么宝贝似的,连帕子都擦了三遍。

“妈,这是......太奶奶的嫁妆?”她问。

婆母的手顿了顿:“是。”她望着银模子,目光变得悠远,“你太奶奶当年嫁进沈家,陪嫁里就有这个。她说‘桂花开了,日子就甜了’。”

沈益晖的手指轻轻抚过模子边缘:“我小时候见过,奶奶用它蒸过桂花米糕。”他抬头看向赵晗意,“她说‘米糕要圆,日子才圆’。”

赵晗意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想起上一世,婆母总说“日子要过得板正”,可此刻,老人却主动提起了“甜”和“圆”——那是她从未在婆母脸上见过的,带着烟火气的温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妈,”她轻声说,“等会我们用这个模子蒸米糕好不好?”

婆母笑着点头:“好。”她把模子递给沈益晖,“阿晖,你来揉面,阿意剥莲子,念念帮忙递桂花。”

“遵命,奶奶!”沈益晖举起手,像模像样地敬了个礼,惹得念晗咯咯笑。

厨房里渐渐热闹起来。沈益晖揉面的动作有些笨拙,面粉沾了满脸;赵晗意剥莲子时,念晗趴在她腿上数“一颗、两颗、三颗”;婆母则站在一旁,时不时指点两句:“水要少放点,米糕才Q弹。”

阳光透过纱窗洒进来,落在操作台上的银模子上,映出细碎的光斑。赵晗意望着眼前的场景——沈益晖沾着面粉的笑脸,婆母眼角的细纹里漾着的笑意,念晗数莲子时认真的模样——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她想起上一世,这个厨房里只有她一个人在忙碌。沈益晖在书房接电话,婆母在客厅看电视剧,连念晗都被送到外婆家,连一句“妈妈吃饭了吗”都只能通过视频听到。可现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念晗的笑声,婆母的叮嘱声,像首温柔的歌,在老宅的厨房里流淌。

“叮——”高压锅发出清脆的响声。

婆母率先掀开锅盖,热气裹着米香和桂香涌出来。白瓷碗里,米糕圆滚滚的,表面点缀着金黄的桂花,像撒了层碎金。

“月亮米糕!”念晗举着小勺子欢呼,“我要吃第一口!”

沈益晖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尖:“小馋猫,烫!”他舀起一块米糕,吹了吹递到赵晗意面前,“阿意,你尝尝。”

赵晗意接过米糕,咬下一口。米香在舌尖炸开,桂花的甜裹着糯米的软,像含着块融化的月光。她望着对面的三人——沈益晖正把米糕喂到婆母嘴边,婆母咬了一口,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念晗举着小勺子,非要喂给沈益晖,两人闹成一团。

这一幕像极了上一世的某个午后。那时她刚确诊癌症,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的梧桐叶黄了又落。沈益晖请了长假来陪她,却总心不在焉地盯着手机;婆母偶尔来探望,手里提着保温桶,却总说“医院的饭没营养”;念晗被送到外婆家,连视频通话都只能隔着屏幕喊“妈妈加油”。

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