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解决问题:小脑袋的转动,是智慧的闪光

周六的上午,知雪的房间里传来"咔嚓"一声脆响,紧接着是委屈的啜泣声。赵晗意赶紧推门进去,看见知雪坐在地毯上,怀里抱着破损的布娃娃,粉色的纱裙被撕开了一道大口子,棉花从伤口处露出来。

"宝宝怎么了?"赵晗意蹲下来,轻轻抱住女儿。

知雪抽抽搭搭地说:"娃娃...娃娃的裙子破了...我...我想给她穿新衣服,结果剪刀剪歪了..."原来,知雪想给布娃娃做件新裙子,却不小心把娃娃原来的裙子剪坏了。

看着女儿泪汪汪的眼睛和手里破损的娃娃,赵晗意没有立刻安慰,也没有帮忙修补。她在等待一个机会——让知雪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当晚,系统提示音在赵晗意脑海中响起:

【检测到宿主宝宝面临具体问题,触发"解决问题能力"系列任务。】

【任务一:引导宝宝独立思考问题原因,尝试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任务二:记录宝宝成功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完整过程。】

【奖励:解锁"成长勋章——小小问题解决家",可定制问题解决场景浮雕;家庭成员获得"问题引导力+100"。】

第一次面对:从"求助"到"思考"的转变

往常遇到这种情况,知雪可能会直接哭着找妈妈帮忙,或者干脆把破损的娃娃丢在一边。但这一次,赵晗意的"等待"给了她思考的空间。

"妈妈,娃娃的裙子破了..."知雪举起破损的娃娃,声音里带着哭腔,"我...我不是故意的..."

赵晗意温和地问:"宝宝觉得现在该怎么办呢?"

知雪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可以...可以找奶奶帮忙缝补?"

"这是一个办法。"赵晗意点点头,"还有其他办法吗?"

"或者...或者把娃娃送人?"知雪试探着说,"反正裙子破了..."

"那如果别人也喜欢这个娃娃,但不喜欢破裙子呢?"赵晗意引导她思考,"有没有办法让娃娃的裙子重新变漂亮?"

知雪的眼睛亮了起来:"可以...可以自己缝补!"

"宝宝会缝补吗?"

"不会..."知雪摇摇头,"但是...但是可以学!"

家庭问题解决课:引导思考,鼓励尝试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认识问题,第二步是思考解决办法,第三步是尝试行动。"沈益晖拿出一本《儿童问题解决手册》,"我们来一步步分析。"

婆母找出针线包:"我们先看看问题有多严重。娃娃的裙子破了,但主体没有坏,修补是可行的。"

念晗画了张流程图:"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想解决办法→动手尝试→检查结果。"

最有效的是"头脑风暴"。赵晗意和知雪一起坐在地毯上,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

找大人帮忙缝补 - 最简单直接

用贴纸遮盖破损处 - 创意性强

重新设计裙子 - 把破损变成特色

学习基本缝补技巧 - 长期解决办法

"哪一个办法最好?"赵晗意问。

"学习缝补!"知雪毫不犹豫地说,"这样以后再遇到问题,我就不会再弄坏了!"

实践时刻:小手的第一次缝补

接下来的两天,知雪开始了她的"缝补学习计划"。

第一天,她观察妈妈缝补衣物,认真记笔记:"先把线穿过针眼,然后打结,再用针脚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