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阳光穿过幼儿园的紫藤花架,洒在走廊的荣誉墙上。五岁的知雪踮着脚,盯着墙上的“故事小明星”照片——那是上学期朵朵讲的《三只小猪》,配文写着“声音甜甜的,像小铃铛”。她摸摸自己口袋里皱巴巴的绘本《小刺猬的勇气》,小声嘀咕:“我也想…可是我会不会讲错?”
系统提示音恰在此时响起:
【检测到宿主宝宝进入"自我认同"关键期,触发"自信培养"系列任务。】
【任务一:理解"自信"的含义——不是"我绝对不会错",是"就算害怕,我也敢尝试"。】
【任务二:记录宝宝首次主动报名参与公开活动并完成展示的事件。】
【奖励:解锁"成长勋章——自信小明星",可定制舞台场景浮雕;家庭成员获得"自信引导力+100"。】
第一次退缩:我不敢
周三的晨间谈话,张老师宣布:“下周五,我们班要举办‘小小故事王’比赛!谁想报名?”
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浩浩举着爪子喊:“我!我要讲恐龙!”朵朵揪着辫子笑:“我讲《小红帽》!”
知雪的手指绞着衣角,把绘本封面捏出了小褶皱。她想举手,可喉咙像塞了棉花——上次手工课做陶罐摔碎时,她躲在被子里哭了半小时;上周给自然角浇花忘关水龙头,被老师提醒后,她整整一天没敢和小朋友说话。
“知雪,你想试试吗?”张老师走到她面前,蹲下来。
知雪的头更低了:“我…我讲不好…”
回家路上的“勇气回忆”
放学时,奶奶来接她。知雪低着头踢石子:“奶奶,我不想参加故事比赛。”
奶奶停下脚步,从布袋里掏出个布包:“你看,这是奶奶年轻时的歌单。”布包里是张泛黄的纸,写着《茉莉花》《天涯歌女》的歌谱,“奶奶第一次登台唱歌,腿抖得像筛糠,唱到‘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时,差点破音。台下有人笑,可我告诉自己:‘我是来唱歌的,不是来完美的。’后来呀,好多爷爷奶奶夸我唱得好听!”
妈妈赵晗意摸摸她的头:“宝宝记得吗?上次你给浩浩和朵朵讲《小刺猬的勇气》,他们听得眼睛都不眨!你说‘小刺猬虽然胆小,但为了朋友勇敢出发’,朵朵还说‘知雪讲得比老师点读机还好听’!”
爸爸沈益晖翻出手机视频:“你看,这是你一岁时学走路,摔了七次才扑进我怀里。那时候你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可你还是爬起来了。自信呀,就是‘我知道可能失败,但我更想试试’。”
家庭“预演”:从“害怕”到“享受”
周末的客厅变成了“故事剧场”。
妈妈当观众,爸爸举着玩具话筒,奶奶搬来小椅子当舞台。
“我…我讲《小刺猬的勇气》吧,”知雪攥着绘本,声音发颤,“小刺猬朵朵想和大家做朋友,可大家都怕她的刺…后来她发现,只要轻轻拥抱,刺就不会扎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