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前夕,林灿闭门谢客,沉心梳理自己的商业逻辑和未来规划。他并非简单罗列成绩,而是深入剖析每一次决策背后的思考、遇到的挑战以及化解之道,将其升华到商业模式和产业趋势的层面。他要呈现的,不是一个暴发户的幸运,而是一个战略家的远见和执行力。
峰会当日,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会场星光熠熠,政商名流云集。当林灿一身简约深色西装步入会场时,瞬间吸引了全场目光。年轻、沉稳、气度不凡,与周围许多鬓角发白的大佬形成鲜明对比,却丝毫不显局促。
他的主题演讲被安排在压轴环节。没有PPT,没有激昂的口号,林灿站在聚光灯下,用平实而有力的语言,从“隐庐”的理念谈到港口升级的产业协同,从生态农业的技术突破谈到艺术投资的价值观引领。他将自己旗下的产业描绘成一个环环相扣、生生不息的有机生态,强调长期价值、社会责任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资本不应只是逐利的工具,更应是推动社会向善、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我们所构建的,不是冰冷的商业帝国,而是一个能与时代共鸣、与用户共生的价值共同体。”
演讲结束,会场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许多资深企业家眼中流露出赞赏与深思,年轻一代则备受鼓舞。林灿的观点,精准地切中了后疫情时代全球资本对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反思与追求。
演讲后的交流环节,林灿成了绝对的中心。不少人主动上前交换名片,寻求合作可能。其中,一位白发苍苍、气质儒雅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是由新加坡某重要基金会主席亲自陪同前来的。
“林先生,精彩绝伦的见解。”老者主动伸出手,笑容和煦,“我是李光甫,一个对未来充满好奇的老头子。你对产业生态的理解,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一些梦想。”
李光甫!这个名字让周围几人微微动容。这是一位影响力遍布东南亚、却极其低调的华裔侨领,其家族底蕴深厚,与多方势力交好,却从不轻易站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先生过奖,晚辈只是做了一些尝试。”林灿不卑不亢地回应,心中警惕。这样的人物主动搭讪,绝不会是简单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