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庄庄放下筷子,抿了一口酒:“小王,我下午看你在片场的调度,心里其实挺惊讶。你年纪轻轻,却能把摄影、灯光、演员全拢到一条线上。这不是普通学生能做到的。”
王轩摇头:“老师,您过奖了。我其实心里没底。一直在想,什么才算是一个好导演。”
田庄庄盯着他,语气慢慢沉下来:“好导演的第一步,不是会摆镜头,而是会做人。你今天在片场尊重演员、耐心指导,这就是好苗子。但你要记住——导演不是皇帝,而是船长。你要带着全船的人往前走。”
王轩点点头:“是,我今天就发现,演员对导演的信任特别关键。有时候我一句话重了,他们就紧张。轻了,他们反而放松。”
“对。”田庄庄满意地点头,“第二,导演得学生活。你要拍人间冷暖,就得去感受。剧组之外的社会,你要多走、多看。否则电影只是空壳。”
王轩安静听着,默默在心里记下。虽然觉得老登说教味很重,但确实是真心话。
酒过三巡,话题渐渐拐到更深处。
田庄庄慢悠悠地说:“小王,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看重欧洲电影吗?”
王轩好奇地望着他:“因为更具艺术性。”
“没错。”田庄庄点头,语气里带着笃定,
“欧洲导演追求的是人的灵魂。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东欧的作者电影,他们敢于直面人性、直面社会。那才是真正的电影艺术。你看塔可夫斯基,他的电影能让人从头沉思到尾,像读一本厚重的哲学书。那种重量,不是好莱坞能比的。”
王轩笑了笑,举杯碰了碰:“老师,您说得对。但我可能想法不一样。”
“哦?”田庄庄挑眉。
王轩眼神真诚:“我不太在意电影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我觉得,只要能打动人,不管是票房爆款,还是小众佳作,都算好电影。观众流泪、观众思考、甚至观众单纯笑出来,都说明导演成功了。”
田庄庄皱了皱眉,沉声道:“可商业电影太功利了。考虑的是市场、票房、明星阵容。导演成了资本的工具。电影要是没有灵魂,只剩下热闹,那还有什么意义?”
王轩没有急着反驳,端起酒喝了一口,才慢慢道:“老师,热闹也是观众的需求。观众一周工作很累,进电影院想笑一笑,想放松一下。我们是不是也该尊重这种需求?如果电影只能做哲学思辨,那可能大部分观众都不会走进电影院。”
田庄庄愣了一下,盯着他,目光复杂。
王轩继续说:“我当然明白欧洲艺术片的价值。可我觉得电影更像一座桥,一头连着创作者,一头连着观众。导演要做的,不是只守在桥的一头,而是让两边都能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