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评审团争论

第二天闭幕式的红毯倒是看到了张鳗鱼,这次走红毯王轩感受到的热情比开幕式时明显高涨了不少,起码能听到有粉丝在哪儿喊“王,王,王”的,不是知道还以为在喊“汪汪汪”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毯环节结束后,就是正式开始颁奖了。

夜色如墨,戛纳影节宫内灯火辉煌。

大银幕正播放着回顾短片,剪辑着十二天来各个单元的片段:短片竞赛、导演双周、影评人周、非竞赛展映——这些未入围主竞赛的作品,同样也在戛纳闪耀着自身的光辉。

主持人登上舞台,声音洪亮而庄重。

“现在开始颁发的是——短片金棕榈奖(Palme d’Or du court métrage)。”

掌声响起。屏幕闪过几个片段:来自芬兰的黑白动画、罗马尼亚的街头影像、波兰的实验短片。

最终,颁奖嘉宾笑着念出得主的名字。年轻的导演卡塔林上台时几乎泣不成声,颁奖人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肩。

这位导演是来自罗马尼亚的新生代,得奖短片是《交通》,讲的是罗马尼亚的街头百态。

紧接着是“金摄影机奖”,授予最佳处女作。

这是所有初次登上国际舞台的导演梦寐以求的荣誉。

颁奖嘉宾是一位银发女士,她说着略带口音的英语:

“拍第一部电影,就像初次坠入爱河——不完美,却永远最真实。”

屏幕上依次出现几部提名作品的画面。

王轩的电影《沉默的选择》也在其中——一个女人独自走在灰色楼道的镜头,安静得像一场梦。

有观众在那一瞬间低声惊叹。

毕竟欧洲三大还有个潜规则,那就是一般不给同一个剧组两个奖,所有只要前面得了奖,那也就意味着和后续的大奖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