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秋天河里的水位不高,把乡亲们分两拨,一拨人抓紧上山把桔苗栽下去,一拨人去改造水碾,争取在年前把大米厂和油榨坊搞起来。
黄玉明从部队郁闷而回,曾经很有点消沉。没想到回到老家之后,接二连三做了几件顺畅的事。
在他的主持下,黄家湾大队新增了两百来亩水田;
然后又有高小鹰的藕煤厂挂靠过来,两个月就收了小一千块钱分红;
这一回的桔园也非常顺利,部队的老领导支持了他两万棵桔苗,还派了车送来了老家,几乎可以说一分钱也没花。
黄玉明却清楚,这几件事进展都这么顺利,都离不开大哥的支持。就说黄不凡出力最小的桔园吧,不也是在他的指点下才这么顺利的吗。
所以,黄不凡说的这几件事,黄玉明都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说会马上动手。
如今的黄家湾大队,虽然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可气氛已经完全不同往日。
就只说高小鹰挂靠来的煤厂,到年底就能上交两千块钱利润。
黄家湾大队六百多人,按人头也能分到三块多钱,顶得上种五六十亩水田的产出了。
黄玉明心里甚至很想知道,两年多之后,等这两百多亩桔园摘果,两百多亩新开田也出了粮,黄家湾大队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所以,此时的黄玉明完全是踌躇满志,恨不得白天晚上不睡觉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看着二弟走路带风地离开卫生院回家,黄不凡转头对蒋小珍说:老二就是这样的人,你可别怪他。等他习惯了,不会不尊敬你的。
按照富桥一带的风俗,新嫂子进门,小叔子可是要磕头的,黄玉明刚才连“嫂子”都没叫出口呢。
蒋小珍倒是很坦然:他虽然要叫我大嫂,可年龄比我还大几岁呢,一时半会叫不出口也情有可原。
关于蒋小珍和几个弟弟妹妹之间的关系,黄不凡并不是很在意。
在前世,她们叔嫂妯娌之间相处得都很融洽。黄不凡在意的,还是在蒋小珍和美娟身上。
到了下午,蒋小珍说要回家一趟,黄不凡便主动要开车送她回去:你和家里人忌讳这个白车不?如果不忌讳,那你就不用那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