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会亏损,为什么还要去做?我认为,这是沂溪医院作为华安二医院的使命。
如今,沂溪医院到了这个规模,每年有可观的盈余,无非就是一个途径,扩张。
可目前的沂溪医院还能扩大、有必要扩大吗?继续扩建后,能不能值撑得起来?说一点,必要的医护人手去哪里找?”
目前,沂溪医院三百多张床位,全院六十多个职工,真正在医护一线的只有四十几个。
也就是说,一个医护人员需要看管十张病床,负担不是一般的大。
也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人,都更有公益心,黄不凡这么一解释,黄德志等人思考了一阵,先后点头同意这个观点。
黄不凡最后还是说了几句宽心的话:“我会去找公社和县里,找地区的领导,寻求各级领导的支持,相信不会让我们孤军作战的。”
黄不凡只是提出问题,真正做事的还是黄德志这些骨干。确定了方向和思路,就需要他们去具体操作了。
黄不凡的意思,我们有几个月时间准备,争取在78年底铺开,79年正式实施。
对外的事就由黄不凡去交涉,需要两个公社出面,组织各个大队向社员家庭说明,这个工作也不轻松。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黄不凡每天都在外面跑,富桥和沂溪两个公社三十来个大队,还有县里和地区两级,都需要他去疏通。
富桥李书记和沂溪曹书记听到这个消息,虽然极力赞赏,但同时也提醒黄不凡,这件事可不能勉强,一旦实施就要吃很大的亏哦。
殊不知黄不凡还真是为了吃亏而来,前一世里,农村人在福利方面吃过太多的亏。
如今自己有机会了,肯定要去尝试一下,至少让父老乡亲体验到集体的温情。
县委姚书记从黄玉明那里听到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打电话过来,请黄不凡去面谈。
姚书记敏锐地把握到了其中的机遇,如果能把这件事搞好,绝对是一个放卫星的大功劳。而且还不是那些亩产多少万斤的卫星。
黄不凡到了县委姚书记竟然准备了一个小范围的座谈会,财政和卫生等单位的负责人都到场了。
姚书记亲自介绍了沂溪医院的壮举,让各个单位献言献策。还开玩笑地对新上任的卫生局陈局长说:
“老陈,沂溪医院这可是主动给你分忧,作为直接上司,你可要拿出看得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