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路的一个拐弯处,他们遇到了几个正背着破旧书包、相互搀扶着往下走的孩子。孩子们的小脸被冻得通红,鞋子沾满了泥泞,看到一群陌生人,眼神里充满了怯懦和好奇。

林万骁蹲下身,用尽量温和的语气问其中一个看起来年纪最小的男孩:“小朋友,几岁了?上学去吗?”

男孩怯生生地回答:“八岁。去乡里上学。”

“每天都要走这么远的路吗?”

“嗯。”男孩点点头,“天没亮就要起来走。”

林万骁摸了摸男孩单薄的衣衫,心里一阵刺痛。他站起身,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终于到了嘎咕村。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散落在山坡上,多是低矮的木楞房。听到市委书记来了,村民们都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诉说着孩子上学的困难。

“领导,不是我们不想让孩子读书,是这路实在太难走了!”

“娃娃太小,走这么远,我们不放心啊!”

“以前村小虽然破,但娃娃好歹能认个字,现在……”

闻讯赶来的嵩阳县委书记、县长以及黑山乡的党委书记、乡长,看到林万骁阴沉的脸色,一个个噤若寒蝉,额头冒汗。

林万骁没有立刻发火,他先让村民带他去看了已经废弃的村小旧址。几间破败的土坯房,窗户都没有了,里面堆满了杂物。

“这就是你们说的,‘教学点设施陈旧,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林万骁指着那几间破房子,语气冰冷地问身后的县乡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