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聚星成河(2015年12月29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玄策停下笔,目光温和地看向陈教授,流露出理解的神色。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站起身,拿起桌上的青瓷茶壶,走到陈教授身边,亲自为她续上了热茶。动作自然流畅,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陈教授,您辛苦了。”李玄策的声音低沉而诚恳,“为国效力,却让家人承担压力,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职。”他回到座位,目光扫过全场,“子女教育,文化融入,这不是您一个人的困扰。这是我们必须正视、必须解决的‘后院’问题!家不安,何以安天下?何以安心科研?”

一位年轻的AI算法天才,顶着浓重的黑眼圈,举手发言,语速飞快:“李顾问!考核!现在的评价体系太急了!逼着我们短平快出成果,最好一年几篇顶刊!可真正的突破性研究,哪个不需要坐冷板凳?需要时间沉淀!需要容错空间!这种‘计件工’式的考核,只会催生‘灌水’论文,扼杀真正的创新!” 他的话语尖锐,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锋芒和急切。

李玄策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当一位研究深空探测动力系统的老专家提出简化国际学术交流审批流程的建议时,李玄策更是追问了许多细节:目前审批的堵点在哪里?哪些环节可以优化?需要哪些部门的协同?

整个上午,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坦诚。李玄策就像一个最专注的倾听者,时而伏案疾书,笔尖在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时而身体微微前倾,深邃的目光专注地凝视着发言者,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和话语背后的诉求;时而又会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引导讨论走向深入。他几乎没有打断过任何人的发言,即使是最尖锐的批评,他也只是平静地记录,偶尔在关键处轻轻颔首表示理解。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那自然而然的“续茶”之举。每当看到哪位专家的茶杯空了,或者发言时间较长、口干舌燥时,他都会很自然地起身,拿起茶壶,步履沉稳地走过去,亲自为对方续上热茶。那动作从容不迫,带着一种古礼般的庄重和发自内心的关怀。没有刻意,没有表演,只有一种“待士以诚”的本能流露。

当最后一位专家发言完毕,时间已近中午。窗外的阳光更加灿烂,透过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会议室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点心甜香,更弥漫着一种思想碰撞后特有的、略带疲惫却又无比充实的氛围。

李玄策合上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位科学家。他们的脸上,有倾诉后的释然,有被认真倾听后的感动,也有对未来依旧存在的忧虑。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面向大家。阳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影,中山装的立领显得格外精神。

“感谢诸位的肺腑之言!”李玄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字字句句,皆如金石,掷地有声!更如明镜,照见我们工作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

他微微停顿,眼神变得无比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方才听诸位发言,我心中一直回响着《史记》中记载的一个典故。说的是西周初年,周公姬旦辅佐年幼的成王,为了招揽天下贤才,常常是‘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带着讲述古老故事的韵味,“意思是,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吐出口中的食物,去接待求见的贤士;洗一次头,也要多次握着湿漉漉的头发跑出来,生怕怠慢了来访的人才。”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个古老的故事所吸引,体会着其中沉甸甸的分量。

“古之圣贤,”李玄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感染力,“为了求贤治国,尚能如此礼贤下士,如此‘求贤若渴’!今日之中国,比之西周,何止强盛百倍?今日之民族复兴伟业,比之周公分封,何止宏大千倍?我们求才、用才、爱才、护才之心,岂能不更胜往昔?岂能不怀有比‘周公吐哺’更甚的至诚之心?!”

他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撞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那引用的古老典故,在现代化的会议室里,在顶尖科学家面前,非但没有丝毫违和,反而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将国家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提升到了一个文化传承与精神共鸣的高度!

“诸位老师,”李玄策的目光变得无比郑重,如同在许下一个庄重的承诺,“你们放弃海外优渥的条件,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归来,将毕生所学奉献于这片土地。这份信任,重逾千钧!这份托付,关乎国运!我辈唯有以‘周公吐哺’之诚,以‘三顾茅庐’之敬,方能不负此心,不负此志!方能真正营造出一个让星辰安心闪耀、让智慧自由流淌的‘星河家园’!”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发自内心,充满了感动、认同和归属感。白发苍苍的姜老用力鼓掌,眼中似有泪光闪动;陈教授掩着嘴,肩膀微微起伏;年轻的AI天才也放下了平日的锋芒,由衷地拍着手。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高层的重视,更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认同和深沉的精神共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掌声渐歇,李玄策的脸上露出了温暖而坚定的笑容。

“光说不练假把式。听了大家的真知灼见,我们也得拿出点干货。”他语气轻松了一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基于大家的意见,我们现场办公,先推出几项优化‘人才生态’的务实举措,算是新年的一点心意,也是我们改进工作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