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方清墨!李念墨心头一热。在最绝望的时刻,祖父送来了破局的理论钥匙,母亲则送来了打开这把钥匙所需的最后一块“材料基石”。她猛地转身,眼中熄灭的光芒瞬间重新点燃,爆发出惊人的锐利和决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立刻停止当前反应!启动紧急排空净化程序!” 她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技术组,马上调取‘青松’(李长庚代号)同步的数据包,重点分析量子干预模型和脉冲微波参数!材料组,立刻接收方院士的材料,按‘青松’模型要求,重新计算合成路径,准备第一百七十二次实验!我们只有一次机会!目标——稳定运行五十小时!开始行动!”
命令如同强心针注入。死寂的实验室瞬间活了过来!刺耳的警报被关闭,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急促但有序的指令声、脚步声。研究员们像被注入了新的灵魂,冲向各自的位置。理论模型的颠覆性突破和关键材料的及时抵达,让绝望化作了背水一战的疯狂勇气。
时间,18:15。倒计时重新开始。
实验室里灯火通明,无人入眠。李念墨亲自坐镇主控台,双眼死死盯着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数据和模拟演算结果。根据祖父的模型和母亲优化的材料,新的合成路径被迅速设计出来。脉冲微波发生器的参数被反复调整、验证。每一个环节都在与时间赛跑,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生死。
“脉冲频率锁定,参数注入!”
“前驱体材料注入完成,合成反应启动!”
“铪离子浓度监测曲线……初始平稳!量子阱捕捉信号正常!”
第一百七十二次实验,在压抑到极致的氛围中,开始了。
时间在令人心悬一线的平静中缓缓流逝。一小时,两小时,五小时……十小时……电子钟的数字跳到了04:30。反应釜低沉而平稳地运行着,主控屏幕上,那条代表铪离子浓度的关键曲线,竟然真的被死死压制在安全阈值之下,像一条被驯服的蟒蛇!实验室里,没有人说话,只有仪器运行的嗡鸣和操作员偶尔敲击键盘的轻响。每个人的神经都绷紧到了极限,眼睛熬得通红,却死死盯着自己面前的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异常信号。
李念墨依旧站在观察窗前,身体像标枪一样挺直。无尘服下的衬衫早已被冷汗浸透,黏腻地贴在背上。长时间的站立和精神高度集中,让她眼前阵阵发黑。但她不能倒,她是这里的定海神针。她强迫自己集中精神,感受着反应釜传来的、那微弱却持续稳定的震动,仿佛在聆听一个顽强的新生命的心跳。
48:00!一个关键节点!按照之前的记录,这是灾难爆发的临界点!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目光齐刷刷聚焦在那条浓度曲线上。曲线……依旧平稳!甚至比之前几个小时更加稳定!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在人群中无声地蔓延。有人死死捂住嘴,肩膀在微微颤抖。李念墨感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几乎要撞碎肋骨。
49:00…50:00!
当电子钟的数字最终跳过那象征着胜利的“50:00”时,整个实验室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几秒钟后,不知是谁先发出了一声压抑到极致的呜咽,紧接着,如同决堤的洪水!
“成了!我们成了!”
“五十小时!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