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母顺着女儿的目光看去,迟疑地点了点头。
陈太扶着母亲慢慢走到义诊桌前。老医生立刻站起身,脸上带着温暖的笑意,用带着一点北方口音但清晰易懂的粤语招呼:“阿婆,唔使急,慢慢行,坐低先。”(阿婆,别着急,慢慢走,先坐下。)他并没有因为陈母坐着轮椅而居高临下,反而很自然地半蹲下来,视线与老人平齐。
“阿婆,边度唔舒服啊?”(阿婆,哪里不舒服啊?)老医生的声音温和得像春天的风。
陈母有些拘谨地指了指胸口,又指了指喉咙,用微弱的声音说了几句。老医生点点头,拿出听诊器,仔细地为老人听心肺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老人花白的头发和医生专注的侧脸上。周围排队的嘈杂似乎都安静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诊完毕,老医生又轻声细语地问了些问题,然后拿出血压计,动作轻柔地为老人量血压。他一边操作,一边用平实的话语解释着:“阿婆,血压有少少偏高,唔使太担心。天气热,心情唔好,都会影响嘅。我开少少温和啲嘅降压药同埋止咳化痰嘅药畀你,记得按时食,多饮水,尽量保持心境平和。”(阿婆,血压有点偏高,不用太担心。天气热,心情不好,都会影响的。我开点温和些的降压药和止咳化痰的药给你,记得按时吃,多喝水,尽量保持心情平和。)
他仔细地写下药名和用法,字迹工整清晰,又耐心地重复叮嘱了几遍注意事项。陈母看着这位素不相识却如此耐心细致的医生,浑浊的眼睛里渐渐有了神采,她伸出枯瘦的手,颤巍巍地拉住了医生的白大褂袖子,嘴唇翕动着,用尽力气说了句:“多谢…多谢医生…”
陈太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看着母亲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看着老人眼中流露出的那份久违的、带着依赖的感激,再看着老医生那发自内心的关怀和蹲下身去的平等姿态。她的目光又扫过那些埋头修理家电的义工、耐心解答法律问题的律师、分发物资时带着笑容的脸庞、以及绘画角里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画纸上明亮的色彩……
这一切,与她记忆中前些日子街头的火光、刺鼻的气味、震耳的噪音、扭曲的面孔、破碎的玻璃、还有自己内心那无处安放的恐惧和迷茫,形成了太过强烈的对比。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温暖交织的情绪猛地涌上陈太的心头,直冲鼻尖和眼眶。她连忙低下头,掩饰自己瞬间泛红的眼圈和微微颤抖的嘴唇。喉咙里像是堵了什么东西,让她说不出话。她默默地走到旁边分发矿泉水的摊位,那里刚补了几箱水。她弯下腰,一手拿起两瓶水,抱在怀里,然后走到几位正在整理物资、额头上沁出汗珠的义工身边。
她没有看任何人的眼睛,只是低着头,动作有些急促地将怀里的矿泉水一瓶、一瓶地塞到他们手里。动作甚至显得有些笨拙和强硬,仿佛不这样就无法表达内心的翻涌。
“辛…辛苦晒…” 她的声音很低,带着浓重的鼻音,几乎微不可闻。说完,她立刻把头埋得更低,转身就想离开。
被她塞水的义工中,有一个二十出头、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小姑娘愣了一下,看着手里突然多出来的矿泉水,又看了看陈太那躲闪却明显带着善意的侧脸和微红的眼眶。她似乎瞬间明白了什么,脸上立刻绽放出一个无比灿烂、像阳光一样暖融融的笑容,对着陈太的背影清脆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