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困惑驱使着他再次提笔,写下了第二封奏报,详细描述了自己看到的这番反常景象,并再次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宫中。
与此同时,皇宫,太和殿。
天武大帝面无表情地坐在龙椅上,听着下方两派人马近乎撕破脸皮的争吵。
“父皇!万万不可再犹豫了!”
太子朱标上前一步,神情恳切,“儿臣已接到密报,城南疫区早已失控!萧济安纵容乱民,焚烧营地,罪证确凿!若再不发兵平乱,悔之晚矣!”
“是啊陛下!”三皇子刘邦也紧跟着附和,
“如今京城内外人心惶惶,皆因城南大火而起!若不严惩萧济安,何以安抚民心?”
然而,他们话音刚落,吏部尚书周大人便立刻反驳:
“太子殿下,沛王殿下,老臣敢问,您二位口中的‘罪证确凿’,证据何在?您口中的‘营地失控’,又是何人所见?”
“我等皆在京城,对城外之事一无所知。仅凭一场大火,便要对一位亲王喊打喊杀,这是治国之道,还是党同伐异?!”
“你!”刘邦被他噎得脸色涨红。
就在此时,殿外,一名内侍快步走了进来,高声通报:
“启奏陛下,禁军统领霍安,八百里加急军报!”
所有人的争吵都停了下来,目光齐刷刷望向那名手持军报的内侍。
天武大帝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呈上来。”
他接过盖着火漆的军报,拆开仔细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眉头便紧紧锁在了一起。
霍安的军报写得极为详尽,也极为矛盾。
他先是描述了昨夜那场冲天大火,以及他对“暴乱”的初步判断。
但紧接着,他便用一种极其困惑的语气,描述了今天清晨见到的种种“诡异”景象。
——“营地之内,并无暴乱之象,反呈诡异之秩序。”
——“据报,瘟疫之死亡人数,骤降九成有余,其故不详。”
——“灾民被编组成伍,自行清理废墟,搭建营帐,秩序井然。”
——“定北王萧济安,仍在于营中,似乎已尽收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