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几位大儒的带领下,一遍又一遍的,高声诵读着《论语》、《春秋》里的篇章。
“……苛政猛于虎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朗朗的读书声,汇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在清晨的薄雾中,传遍了整个京城的上空。
他们的身前,拉着几条巨大的白色横幅,上面用黑墨,写着一个个醒目的大字。
“祖宗之法不可变,科举之公不可乱!”
“请济世亲王悬崖勒马,勿以武人之见,乱我文教之基!”
“我等读书人,为圣贤之道,誓死抗争!”
“请陛下,罢黜谬论,以正视听!”
这场面,极具视觉冲击力。
国子监,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
孔文正,更是士林领袖,桃李满天下。
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无数百姓听说后赶来围观,把国子监门前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这是怎么了?国子监的太学生们,怎么都跪在这里了?”
“你还不知道?听说啊,是那位济世亲王,要改科举的规矩,惹怒了天下的读书人!”
“改规矩?不是说王爷是好人吗?怎么会干这种事?”
“谁知道呢,读书人的事,咱们也搞不懂。不过,能让孔大儒都跪下来抗议,想必……是那王爷真的做错了什么大事吧……”
流言蜚语在人群里飞快的传开了。
人们或许不明白什么是分地取士,但他们认得孔文正那张德高望重的脸。
在普通百姓心里,这位太子太师,就是圣人学问的化身。
连他都认为济世亲王做错了,那一定是做错了。
一时间,萧济安的声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跌。
“孔大人此计,实在是高。”
不远处的一座茶楼二楼,三皇子刘邦的谋士,正隔着窗户,欣赏着这壮观的一幕,拍手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