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忙碌与期盼中悄然流逝,转眼又是数月。福建内部,随着《均田令》的深入推行和豪强势力的瓦解,社会秩序空前稳固,新开垦的田地上,绿油油的占城稻苗预示着又一个丰年的希望。泉州港内外,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这一日,天工院专用船坞人声鼎沸,彩旗招展。首艘“海隼级”快速战舰——“海隼一号”,即将举行下水仪式。与“开拓号”下水时的万众围观不同,此次仪式规模较小,但参与者皆是福建军政核心与天工院骨干,气氛更为专注和紧张。
王审知亲临现场,陈褚、李尤、鲁震、林谦等人陪同在侧。鲁震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短打,搓着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眼睛死死盯着船台上那艘已经完成船体建造、刷好了桐油、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光泽的战舰。
“海隼一号”静静地卧在船台上,其修长流畅的线条、尖削的船首、以及那明显区别于传统福船的帆装设计,无不彰显着它与众不同的定位。虽然体积远小于“开拓号”,但那股蓄势待发的锐气,却让所有懂行的人为之侧目。
“吉时已到!‘海隼一号’下水——” 随着司仪的高唱,固定巨缆被砍断。
巨大的船身微微一颤,开始在涂满油脂的滑道上移动,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轰然滑入海中,激起巨大的白色浪花。船身在海面上剧烈摇晃了几下,便稳稳浮住,那高耸的桅杆基座指向天空,仿佛随时准备刺破云霄。
“成功了!”船坞内爆发出热烈的欢呼。鲁震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狠狠挥了一下拳头。
接下来的几天,“海隼一号”进行了紧张的舾装工作,安装调试轻型速射炮、旋转炮、索具帆装。李尤亲自挑选的精干水手和炮手登舰熟悉环境,进行适应性训练。
下水仪式后不久,王审知在节度使府召见了即将率领第一支正式东向探索船队的指挥官——一位名叫孙海的中年将领。他原是李尤麾下的得力干将,参与了多次海上行动,经验丰富,性格沉稳果决。
“孙将军,”王审知指着海图上那条蜿蜒指向东方的航线,“此次东行,非为征战,旨在探索。你的任务有三:第一,沿着琉球群岛(台湾东北方向的岛屿链)向东,尽可能绘制精确海图,记录洋流、风向、暗礁。第二,寻找合适的岛屿,建立小型补给点,储备淡水、燃料(木柴),为后续航行打下基础。第三,接触沿途可能遇到的岛民,态度务必友善,以物易物,了解风土人情,但需保持警惕,确保船队安全。”
他递给孙海一个密封的锦囊:“此乃我对更东方可能存在之‘大陆’的一些推测与猜想,仅供参考。切记,安全第一,若遇不可抗之风险,即刻返航!”
孙海双手接过锦囊,郑重放入怀中,肃然道:“末将明白!定不负大人重托,必为我福建探明东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