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长安地宫

粗糙原始的天然岩壁,被越来越多的、整齐厚重的**巨大条石**所取代!那些条石经过精细打磨,彼此咬合紧密,虽历经无数岁月,布满深绿色的苔藓和墨色的水蚀痕迹,却依然展现出人力与秩序对自然的征服。这些石壁之上,开始出现残缺的**人工平台**、崩坏的石阶、甚至可以看到巨大而扭曲的**石制兽首雕饰**(似乎是某种镇水异兽),半沉在河床的淤泥里,只露出狰狞的一角。更远处,一些巨大条石垒叠而成的、如同小型码头般的结构探入河中,其上还能看到锈蚀断裂的铁环,似是用以系泊船只。空气中的硫磺味淡去,被一股混合着朽木、沉积泥沙、陈腐的灯油、以及深埋金属锈蚀的复杂气味取代。这是一种属於地下人工遗迹的、积郁了漫长光阴的尘封气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终,前方河道的尽头,一个巨大无比、如同巨兽张口的黑洞显现。

洞口顶端,是超越了自然形成的、绝对的几何直线边缘!两尊硕大无朋、极具震慑力的青铜巨兽雕像,如同守护地狱门户的上古神将,巍然矗立在洞口两侧!那是传说中辟邪除凶的**青铜辟邪**!它们的形态介於狮虎与龙之间,肋生双翼,虽历经千年水蚀,浑身布满铜绿锈迹,爪牙多处断裂,背脊的鬃毛和部分精细鳞甲已被腐蚀得模糊不清,但那空洞的眼窝中(原本嵌有宝石,已荡然无存),依然残留着一丝睥睨众生的威严与守护此地的古老意志!水流在这里形成了一股平缓但明显的吸力,引导着他们向着那深邃无比的入口滑去。

就在那两尊巨大辟邪兽头颅之间的上方,洞口的拱券正中央,坚硬的花岗岩石壁上,深深地镌刻着两个远古字体的古篆大字,笔画遒劲如龙走蛇行,虽被厚厚的水生苔藓和白色钙华沉积物覆盖了部分,但其威严的轮廓依旧清晰无比,带着一股穿越时空的号令之力:

“龙首”!

正是传说中龙首渠进入长安城之下的终极闸口!

找到了!历经千难万险,他们终於抵达了此行的核心目标——长安城的边缘!从黑暗奔流进入人工巨构的通道口!

精神剧震!三人奋起最後的力量,随着水流漂近洞口左侧一处残破的半石质码头。冰冷坚硬的人工石块触手可及。李玄和阿史德元镇率先艰难地爬上岸,再合力将沐青璃沉重的躯体拖拽上来。他们瘫倒在冰冷的石面上,剧烈地喘息,水流顺着身体淋漓而下。

暂时的安全感和抵达目标的振奋,压倒了极致的疲惫。他们挣扎着支撑起身体,打量着这个历史巨作的入口。

眼前是一条宽阔得惊人的地下甬道!地面和两壁皆由厚实沉重的巨大青石板铺就,严丝合缝,虽积着浅浅一层不知积累了多少岁月的浊水和淤泥,却依然展现着当时工程的浩大与精细。头顶是高耸的拱形穹顶,穹顶深处隐没在绝对的黑暗里。石壁上,并非一片光秃,每隔十余丈远的巨大石基座上,都镶嵌着一个凹陷的壁龛,龛内放置着一盏造型奇特的青铜**长明灯**。这些灯并非寻常油灯,其结构精巧,盛装着一种凝固如蜜蜡的、散发着微弱檀香气息的深色灯油。灯芯似乎是用特殊矿物纤维和某种药液浸泡处理过,历经漫长岁月,竟仍有大半的灯盏在幽暗地穴中散发出**稳定但微弱**的黄色光芒!它们如同忠诚的卫兵,点缀着这条通往地狱深渊的漫长道路,将巨大的石质甬道照射得光影幢幢,更显深邃阴森。

脚下石板的沉稳,头顶拱顶的恢弘,两侧长明灯的幽幽光晕,取代了溶洞的怪异奇瑰与暗河的原始奔放。这是人类文明刻入地心的森严秩序与久远辉煌,更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权力压迫感。

“走!”李玄低喝一声,拖着沉重的步伐前行。

越往深处,这座地底奇蹟的面貌越发清晰。

甬道并非直线,而是出现复杂的分支。巨大的**石闸**封锁着一些侧向的通道,闸门上的绞盘和锁链早已锈死。一些地方有明显的渗水迹象,形成冰冷的滴水幕帘。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开始看到依附在通道壁上或嵌入地面沟槽中的、复杂精密的**水力传动结构**!巨大的青铜齿轮、连杆,虽然静止不动,却也未曾散架,表面覆盖着均匀的黑锈,像沉睡的巨兽骨骼。它们显然是古代利用龙首渠水流驱动的庞大机关系统的一部分,用以升降闸门、运输物资甚至驱动某些防御设施。在一些开阔转角或平台空间,还能找到早已朽烂坍塌的木架痕迹,似乎是存放物料或短暂休憩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