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磁极秘史

**图景一:建筑残骸的伟岸余烬。**

眼前的景象并非实物,而是一种存在于空间维度甚至时间维度的“印记”。他“看”到了巨大到难以想象的……结构!它们坍塌、扭曲、断裂,深埋在昆仑山脉最古老、密度惊人的核心岩层深处,早已与地脉和星磁之力不分彼此地融合在一起,仿佛共生共长了亿万年。它们的材质绝非已知的任何金铁、玉石或晶矿!那是一种非金非石的奇异状态,仿佛凝固的光、冻结的星辰尘埃,表面布满了他无法理解的、闪烁着微光的深邃纹理和庞大得令人窒息的几何结构。其风格之奇绝、构思之宏大,与当今世间所有文明——无论是大唐的盛世华章、塞外的蛮荒图腾,抑或是传说中的上古仙迹——都迥然不同,带着一种源自星辰大海深处的、冰冷的秩序美感。

更令李玄心头剧震的是:这些废墟中坍塌的巨柱、断裂的能量传导通路(他只能如此揣测那巨大而复杂的凹陷沟壑)的残存轮廓,竟隐隐与他呕心沥血布下的、笼罩昆仑护佑磁极谷的护道大阵……有着某种异曲同工之妙!不!不是异曲同工,那些深埋地心的非金非石结构碎片中所蕴含的能量流转节点,空间稳定锚点,乃至与遥远星辰遥相呼应的感应模式,都比他引以为傲的护道大阵的基础思路更古老、更本源、更……宏大百倍!如同神匠随手勾勒的草稿,无意间点醒了后世的学徒!

**图景二:生命印记的本质回响。**

感知中,并非来自物理物质的反馈,而是一些微弱得如同风中烛火、却又顽强坚韧的生命能量残留的“余辉”。那是属于“他们”的痕迹。能量流动的轨迹在李玄意识中勾勒出模糊的光影。它们的形态难以捉摸,非血肉之躯,更像是高度凝聚的……能量体?星光体?或者某种纯粹信息态的聚合?但这些模糊影像的运行方式,所遵循的基本逻辑,却与李玄所传承、所修炼、所倚为根本的《周天磁极功》——操纵星力,调节地磁,感通天地元气的核心心法——存在着惊人的、本质层面的相似性!

然而,这相似之下,又有着令人心悸的、截然不同的源头。《周天磁极功》在“他们”的能量规则面前,显得像是简化了亿万分之一的简化模板,被剥离了核心奥秘的入门读物!这些能量生命的本源运作模式更原始、更野性、也更……贴近宇宙诞生之初混沌未分时的某种最基础的本源力量!那是纯粹到了极致的能量运用之道!是操控宇宙间最狂暴磁能、引导星辰运转的规则之握!而且,冥冥中的直觉清晰地告知李玄:这样的存在,绝非此界原生之灵!它们属于无垠的星海!

**信息碎片:来自时间尽头的呓语。**

如同从一口深埋千年的青铜钟上剥落下锈蚀的残片,一些破碎断续的信息流最终艰难地汇入李玄的理解范畴,带着强烈的失真与磨损:

【…维…稳…监…测…站……(巨大的能量波动扭曲了部分音节)…第七纪…秩…序…更迭……终……】

【…关键节点……宇宙磁…极锚…点……(信息出现剧烈断层)…能量回…波失…控……紧急…规避……(一段尖锐的噪音)…】

【…逃离…保留…火…种……(信息微弱如游丝)…文明密…码……(戛然而止)】

紧接着,是另一段似乎由不同“源头”留下的痕迹,更为厚重,带着浓烈的牺牲与期望的气息:

【…守…护者…职…责…未…绝……(漫长的沉寂)……】

【…等待……后…继者……传…承接续……(能量感陡然变得清晰而哀伤)……】

【…星…火不…熄……复…苏之…机……(最后的信息碎末如同风中残烛,骤然熄灭)】

信息至此,彻底断绝。断点处留下巨大的空洞,充满了未解的谜团和令人窒息的缺失感。但这些残缺的碎片,每一个音节,每一个模糊概念,都如同蕴藏着毁灭星辰力量的重锤,狠狠砸在李玄的心湖之上,掀起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冰山之下更巨硕的冰山在缓缓揭开一角!

一个足以改写整个昆仑、乃至整个世界过往认知的惊天推论,在李玄意识深处轰然成型,清晰得如同用滚烫的烙铁烙下:

昆仑磁极谷!这个他视为天地造化的奇迹,视作周天磁极功核心修炼之地的无上圣境!它在无比久远的史前岁月,其最根本的存在核心,极可能并非自然形成!它很可能是一个……一个来自浩瀚天外、或上一个宇宙纪元(那所谓的“第七纪”?)的失落智慧文明所建造的庞大前哨站或核心设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用以维系统治秩序、或是监控某种宇宙奇点的……“观测站”(维稳监测站)?或者一个具有更深层次战略价值、用来锚定宇宙磁极运行的核心节点(宇宙磁极锚点)?!而那些湮灭在时空深处的能量生命体,就是这个文明的“守护者”?

所谓的《周天磁极功》!这门被玉衡子尊为上古传承、被他李玄奉为圭臬、甚至被炀帝与宇文太一疯狂觊觎的至高功法,其真正的源头,极可能并非源自什么“盘古开天”的仙神遗泽!它,根本就是那个失落文明在灾难降临时(“能量回波失控”),为了保留文明火种(“火种”/“文明密码”)不至于彻底断绝,而特意遗留下来的……遗产!是“守护者”在消亡前履行最后职责(“守护者职责未绝”),留给未来可能出现的“后继者”(“等待后继者/传承接续”),以待“复苏之机”的……希望火种(“星火不熄”)!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