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扫清周遭余孽

长安,太极宫,甘露殿

李世民正披着狐裘,在灯下批阅奏章。连日操劳,让他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案头堆放的,多是关于朔方战事、漕运调度以及突厥内乱的急报。

“陛下,有金雕传书!”内侍张阿难捧着一枚铜管,脚步轻快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喜色,“是朔方方向来的!”

李世民精神一振,立刻接过铜管,拧开蜡封,抽出薄绢。当他看清绢上内容时,眼中精光爆射,猛地一拍御案:“好!好一个玄渊!好一个梁洛仁!天助我也!”

他霍然起身,在殿内踱步,片刻后,沉声道:“阿难,拟旨!”

“第一,密旨朔方军前总管柴绍:梁师都授首在即,朔方城破之日,务必善待梁洛仁等反正将士,依诺封赏,以安降心。入城后,约束军纪,不得扰民,速速接管城防,安抚百姓!”

“第二,密旨兵部:即刻以六百里加急,传令李靖、李积二部,按‘丙寅预案’,秘密向北线集结!粮秣辎重,由沿途漕运仓优先供给,不得有误!告诉药师和懋功,颉利的丧钟,该敲响了!”

“第三,”李世民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传朕口谕给户部与工部:明年开春,疏浚渭水、广通渠、永济渠的款项,再加三成!着漕运司督办,务必在夏汛前完工!玄渊先生为国操劳,漕运畅通乃社稷根本,不可怠慢!”

“奴婢遵旨!”张阿难躬身领命,迅速退下安排。

李世民走到殿外,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胸中豪情激荡。朔方将定,突厥内乱,大唐北疆最大的两颗钉子,终于到了拔除的时候!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那个远在朔方城外的少年…不,是那位玄渊道长,翻手为云覆手雨的手段!

“玄渊…朕的萧何、张良,亦不及你啊…”李世民低声感叹,随即嘴角勾起一抹冷厉的弧度,“颉利…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朔方城破,血染黎明

贞观二年,四月初九,寅时三刻。

朔方城内,梁王府。

梁师都刚刚在侍妾的服侍下穿戴好盔甲,准备如往常一样登城“激励”士气。连日来的暴躁和恐惧让他心神不宁,昨夜更是噩梦连连。

“砰!”

寝殿大门被猛地撞开!梁洛仁一身血迹,手持滴血的长剑,带着十几名心腹甲士冲了进来!

“梁洛仁!你想造反?!”梁师都又惊又怒,拔刀怒喝。

“大哥!你倒行逆施,天怒人怨!今日,小弟送你上路,为朔方军民谋条生路!”梁洛仁眼神决绝,再不废话,挺剑直刺!

“保护大王!”梁师都的几名贴身侍卫拔刀迎上。

寝殿内瞬间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梁洛仁等人显然早有准备,且抱着必死之心,攻势凌厉狠辣。梁师都虽勇,但猝不及防,加上连日心力交瘁,很快便落入下风。

“噗嗤!”梁洛仁拼着硬挨一刀,手中长剑狠狠刺入梁师都心窝!

梁师都身体猛地一僵,难以置信地看着胸前的剑刃,又看向梁洛仁,眼中充满了怨毒与不甘,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轰然倒地。